•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明末天启时期朝鲜朝贡海路的艰险程度初探

——以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为中心

邹浩
  
速读·上旬
2021年12期
沧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061001

◆摘  要:朝贡体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特有的国家间交流体系,其中朝鲜与中国的交流尤为密切。有明一代,朝鲜自始至终的以定期派遣使团“朝天”的方式来维持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其朝贡路线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本文试从朝鲜使臣洪翼汉在《花浦朝天航海录》中的记录为例证,初步挖掘明末天启时期朝鲜朝贡海上路线的艰险程度。

◆关键词:天启时期;朝鲜;朝贡海路;艰险程度;《花浦朝天航海录》

1朝贡海路形成的背景

朝鲜朝贡明朝的路线可以用起于海路,终于海路来形容。明朝初立,残元势力向北逃遁,但仍然控制着北方诸多地区,辽东地区在洪武初年就为元将哈纳出所控制。再加上明初建都为金陵(今南京),所以朝鲜半岛于高丽末期到李氏朝鲜建立之初,赴明朝朝贡的使团都是先走海路到山东登州登陆,再转换陆路到金陵。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一是清除了北元的残余势力,二是朝鲜朝京的陆路里程大为缩短,既节省了路上时间又使通行更为便利,所以自永乐七年以后,朝鲜使团朝贡路线转为经辽东陆路进京,此朝贡路线一直维持到万历时期。万历中后期,建州女真在东北兴起并逐渐统一女真各部从而形成了后金政权。后金与明朝的对立使辽东的陆路贡道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万历十七年(1589),朝鲜使臣苏光震出使明朝时对陆路贡道辽东段的描述为:“与虏接境,远者或八九十里,或三四十里,近者或十五六里。广宁以东如沙岭...广岭以西自小凌河至中前所等处,俱极可虞,而沙河、前屯卫之间,有所谓叶家坟、狗儿铺处最难。”对此,他发出了感慨:“大概此路北连虏塞,南临大海,只是一条路线通辽蓟全脉,甚是危途,我国似不当全忘海路也。”此后明朝联军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于后金,次年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陷落,辽东贡道彻底断绝,朝鲜不得不恢复海上贡路。《朝天航海录》即为天启时期重新开通海路后朝鲜使团经海路至登州再转陆路进京朝贡的代表性史料,是朝鲜洪翼汉(号花浦)以书状官的身份出使明朝时所作,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作为书状官,其任务是在监督使团成员的同时记录途中见闻,归国后向国王汇报。因为要呈报给国王阅览,所以其记录内容的真实性不言而喻。

2朝贡海路的艰险程度分析

我们具体来看史料中的记载。使团登船出海的第三天就碰到了极端恶劣的天气,“海风喧豗。狞雷猝发。猛雨如注。瘴云四集。黑浪倒立。”以至于“一叶出没荡漾。几至覆溺者数矣。舡中人呕泄僵卧。”连船夫都认为这是“前古所未有之风涛云。”这一天还出了事故,副使的船在滔天的恶浪中桅杆折断,进而“惊波蹴送。瞥眼间漂走苍洋。”而失踪。于是一行人当天晚上准备了牲口和酒,“备礼祭海神。”

两日后在向石城岛进发的途中,“忽有黑气自西北洋中涌起者。不知其几丈。沧波浴日。雨脚交横。”洪翼汉在此时“望见西北。云雨晦冥。且有风候。”他认为“恐进退无据。则事将不测。”对此作者发出了第一次感叹“噫。无地万余里茫洋接天。所以寄命者。惟一叶舟。而一日中。或风或雨。乍安乍危。几至顚没者。十常八九。苟非知命之君子。焉得不忧悸乎。”对此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出发时对海上的困难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但是出海几日的经历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既有对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对这种出行方式的无奈,但身负君命,也只能继续前进。

后来副使的船跟了上来,一同到长山岛港口停泊休息,使团成员们自上次发船到这次休息“凡四箇日。始得会面。”期间还经历了副使的船损失踪,现在终于又相见了,对此作者再次发出了感叹“真所谓死生契阔。不可期也。而相对如梦寐者也。”使臣们经历了生死离别般的四日海上漂流,还能再次相见就如做梦一般,可见海上的行路生死就在一瞬间。

仅过一日,再次遇到恶劣天气,“阴云西起。天色惨惨。骤雨撒菽。凶飓簸溟。轩然大波。雪矗雾涌...诸舡相荡。不得暂定。”此时还遇到一艘明朝船只“爲风涛所覆。”使得使团船队的“傍观者损神夺魄。”

在海上的风浪中又漂行了两日,致使“各舡人无不呕泄成疾。而上副使尤甚。专废噉食。”,不得已只能停泊登岸“赁屋调摄。”

又五日后使团到达庙岛,此时又发现船队中的第四船没有跟上来,恰逢庙岛有供奉妈祖的神女庙,于是经历了海上九死一生的作者在此写下了祭谢文“叨承使命。远仗舟楫。鲸涛喧豗。中作霹雳。苟无顺风。何以利涉。累濒顚危。五日广鹿。一踔庙岛。实神阴骘。荷德罔极。敢阙诚悫。小谢大恩。”次日,第四船才到达,因为“抵皇城岛洋中。猝值烈飓。失落鸱尾。不得制舡。仍爲暗礁所碍。得板裂水入。并力戽水。换以别柁。仅免渰死云。”第四船不仅途中又碰见了恶劣天气,还撞上了暗礁,差点船毁人亡全部溺毙。虽然最后都安全抵达登州了,但不到二十天的海路却屡屡遇险,使团成员们回想起来也是不寒而栗。

3结语

朝贡海路的重启,不仅使路线重新加长,从作者的记录中我们还可以明显的感到,安全、补给、后勤等各方面困难因素都接踵而至,严重威胁使行成员的人身安全,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命丧汪洋。在这一如此困难重重的时期,朝鲜仍然坚持通过海路频繁的继续朝贡明朝,这是一种同源儒家文化影响下才能产生的坚固的国家关系,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十二.

[2]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十四.

[3]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十五.

[4]苏光震:《后泉遗稿》卷3,朝天日录.

[5]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初六.

[6]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十七.

[7]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二十二.

[8]洪翼汉:《花浦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八月二十三.

作者简介

邹浩(1988.04.09—),男,汉族,河北沧州,韩国全州大学东亚史在读博士生,讲师,沧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