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试论引入跟帖评论功能倾听民意的必要性

杨旭 谢英
  
速读·上旬
2019年4期

摘 要:不同于以往信息相对封闭时期,在当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对公共政策讨论的“全民发声”已势不可挡。烟草行业内部网站具有一定封闭性,作为仅限烟草行业员工浏览分享平台,在保证信息专注性、高质性同时,与员工互动、搜集民意也是发展所趋。本文通过阐述跟帖评论功能的必要性,一起探讨引入此功能倾听民意的利弊。

关键词:跟帖评论;倾听;民意;必要性

不同于以往信息相对封闭时期,在当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对公共政策讨论的“全民发声”已势不可挡。这既是开放时代的舆论要求,又是集思广益的必然路径。

我们行业内部网站虽然不存在公共网络的完全开放性,但利用网络媒介搜集基层意见、倾听基层声音的目的及意义却是一致的。然而网站依然维持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信息是由点到面的传播,只能使用单向联系的技术,受众对传播者几乎没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有反馈也是很慢的。这就引发笔者思考,是否能引入现今流行的新闻跟帖评论功能来填补反馈机制的空缺,真正走入基层倾听民声?

跟帖评论是指在新闻报道之后,受众在网上留下的网络跟帖,是受众阅读过新闻后所感所想的自然流露,是受众接受新闻后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或情感的宣泄,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评论、编者按等媒体观点,是受众的个人表达和民情民意的体现。它具有反馈性、互动性、参与性和随意性等特点。

一、跟帖评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其反馈性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改变和“距离感”的消失。网站的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的跟帖多少,清楚地了解到受众对某条甚至某类新闻的阅读程度,促使其对该新闻继续跟踪报道,集民意和智慧为行业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方向。打个流行的比喻,现今红红火火的“淘宝”,是当今网络时代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平台,纵观其一路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商品评价功能的诞生是最为成功的变革之一,也是最受买家推崇的功能,从一开始购得问题产品无处投诉更无法监督卖家,到如今反馈平台搭建日趋成熟,买家购货前可参考项目更为全面详细。这里提到的商品评价功能就类似于新闻报道的跟帖评论功能,两者都属于受众对事物和信息的反馈,而这种反馈恰恰是其他民众最直接也最容易吸收的参考资料,也是卖家提高商品质量、跟踪售后满意度最有价值的信息。

二、跟帖评论还具有互动性

网站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话题”和互动平台,由受众们自行展开“多对多”的群发性互动。例如,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的每一条新闻跟帖评论后面都有“支持”、“顶”、“回复”等功能设置,让受众们可以很方便地与每一条新闻跟帖评论进行单独或多方“对话”,因而在一条网络新闻的跟帖评论中,就会出现个体独白、局部辩论、全局辩论等多种场景共存的局面。此外,行业网站还可以引进现今流行软件微信的“点赞”功能,给不愿意回复文字跟帖但又对正文观点深表赞同的员工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表达手段。跟帖越多、“获赞”越多的文章,表示信息越容易引起大家关注讨论,作者由此获得的成就感要比实际物质奖励来得更有影响力和持久性。

三、广泛参与性是跟帖评论又一大特点

烟草行业内基层员工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业内出台的关于信息报道考核激励方案为网站的信息更新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综合各项数据不难看出,信息报道作者更多的是集中在少部分人,而大部分员工没有意识或者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成为信息传播者。而跟帖评论却不一样,因其形式的简洁,在内容上往往直指问题关键,点到为止,大多数只摆观点不做论证,有的也采用简单的隐喻、反讽等修辞手段来表达观点,使评论显得简单明了,也使得更多不具备撰文功底的员工有了发声的途径。而公共网上跟帖最具特色的网易新闻,它虽然新闻量不及新浪,但其拥有数倍于新浪的跟帖评论。网易新闻跟帖的每日独立访问量已经超过百万。甚至有网友说,来网易就是为了看每条新闻下面的那些经典回帖,以及“网易老衲”等一干网易“骨灰级”ID又发表了什么见地。跟帖评论在合理引导下往往比信息正文更容易引发思想碰撞,得到见识独特的观点评论,集思广益也在这里得到最充分体现。

四、当然,跟帖评论的随意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跟帖评论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可以通过内部系统的“实名制”进一步引导监督员工跟帖行为而实现。比如,员工必须登录OA账号才能进行跟帖评论,针对敏感性较强的政策性文件则可设置评论关闭或者屏蔽相应类别员工权限等功能更好完善跟帖管理。而员工自身也可以利用OA系统的个人文档功能对自己喜好或者适用的文章进行收藏方便以后查阅。员工能否有效运用跟帖功能,也可成为个人考核成绩的参考项,相比考核其发表报道数量具有更为广泛而全面的参考价值及考评依据。

现今公共网上的新闻后面,跟帖评论一般都很“火爆”,如果仔细阅读这些网友跟帖后就会发现,它们大多内容重复、语调接近,甚至同一句话被不同网友反复发布,但这并不妨碍更多的网友加入其中,继续发表相同或相近的评论。因为这样的跟帖评论既是群体间的对话交流,又是个体自说自话的情感独白,其最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即时宣泄、调节公众情绪。相反,如果我们行业内部网站维持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不允许员工参与网页评论,这种“堵”的方式不但不利于员工的情感表达与情绪宣泄,还会影响员工对行业网站的信任与依赖,久而久之便会削弱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内部网站浏览量下降。而一旦引入跟帖评论功能,如何充分把握好新闻评论的度,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行业网站达到更好的倾听民意效果,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及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红,王怀春.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特点及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1(23):72-73.

[2]周丽娜,任波.探析网络新闻跟帖中的反馈机制[J].新闻世界,2009(06):29-30.

[3]王兆华.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J].东南传播,2007(01):64-65.

[4]严亚.信息资源在危机公关视野下的强、弱势群体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01):50-53.

[5]阮榕.莆田学院新闻网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14,21(03):100-1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