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语文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张艳萍
  
速读·上旬
2019年4期

摘 要:我们现在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如何在这样一个学生集中的课堂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努力。

关键词:关注;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的学生虽同处一校,同在一班,但各人的个性往往大不相同,他们在思维能力、认知方式、经历爱好、兴趣习惯和意志耐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并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师只有真正处理好了这一问题,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语文课才真正有味。

二、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示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当外界刺激有利于个体发展时,个体本身就会以全部的潜能迎合这一刺激;反之,当外界刺激不能激发个体特征时,个体本身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各方面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觉得不是老师逼着他学,而是自己主动要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激励性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和爱护,都能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多方面着手,不拘一格地去组织教学。

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语文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生而异,因教者而异,因“文本”而异。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开阔思维,启迪智慧,开拓语文教学的天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最优化,是我们每堂课都必须思考的。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必须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可以采用表演、游戏、演示等直观性的教学法,高年级可以多安排些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索学习。学生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个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等,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为学生的思考、发现、探索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习的视野。在语文教学时,预习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可以自学,深入理解时就可以合作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学习方法,喜欢朗读的可以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喜欢圈圈点点的可以边读边揣摩或作记号或写上自己的感悟;喜欢边读边说的可以和学习伙伴讨论学习体会……

四、评价方法的选择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内容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要具体化、多样化并且有针对性。还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的都要给予肯定。特别要注意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四根据个性互补的原则精心编排各类学习小组。

五、教学设计要体现个性化原则,以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理想的平台

学生的知识面有宽有窄,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源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

六、倡导体验式教学,力求真正意义上的获得

语文课不只是一门“文化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生命体验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更应追求学生是否有体验,有体验意义上的获得。新课标明确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真实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或许学生的体验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或许学生的追求并没有取得满意的答案,但他们毕竟经历了一个探求的过程,走过了一段寻求答案之路,这探寻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成功,一种个性的完全释放。

个性化的教学离不开个性化的评价,个性化的评价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来实现。过去的学科评价过于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许洁英.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研究——从适应到超越[D].兰州:兰州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3]韩华球.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个别差异研究的特点和趋势[J].课程·教学研究,2000,(04).

[4]曾继耘.学生个体差异: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6,(03).

[5]曾继耘.论差异共享的课堂教学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04).

[6]程向阳,周鸿敏.论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学价值[J].理论探讨,2005,(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