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谈

王红宇
  
速读·上旬
2019年4期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它有助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助力于理解和记忆得到的结果。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为了较好地解决“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隐性的知识显性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但是几何直观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不少的现实问题。

(一)教材缺少具体的指导

教材对画图策略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导,教材在各领域知识,特别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都比较重视运用画图策略,但都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教材中的画图策略都是直接呈现或以问题形式提示学生,但具体该怎样画却没有体现。这样就不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图策略。而且,教材从低段到高段,各种图形的介入循序性不强。

(二)教师缺少系统的教学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画图意识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画图意识被简单化和弱化,习惯用语言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自由地在头脑中建构图形,进行抽象思考,这样做的结果是教给了学生大量的应用模式和一些特殊的操作方法,短时间内能应付考试,却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部分教师就简单地教给学生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在解题时,依葫芦画瓢,找到这几个数量,然后生搬硬套关系式,而对于分数应用问题数量间的真正关系,部分学生可能根本不理解。为了解题而解题,这样的过程毫无思维含量可言。目前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法,也严重影响着师生对于画图意识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因为数学试卷中对画图的要求很少,对成绩的功利性造成了教师忽视对画图的精细教学,缺少对画图意识的鼓励。

(三)学生缺少主动画图的意识

学生个人拥有图式数量的多少与品质的优劣,将决定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画图意识缺失还是比较严重。例如:

缺少从画图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于用定理、规则解决那些熟悉的问题,当面对一些新的题型,需要依靠自己的分析去寻找解决策略时,很少能主动地运用画图去思考、探索解决的途径。缺乏用画图的技能去解决问题,面对题意中众多的信息,到底该怎样画图,才能使图与题意相符合,这是很多学生不清楚的地方。或者图画出来了,学生却不能通过图式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列出准确的算式。从文到图,再从图到式,其中有一步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画图的无效。五、六年级同学在解决分数应用问题时,虽然能够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但是并不能顺利解决问题的学生还是很多。

二、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微

几何直观在整个数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存在于“图形与几何”教学之中,而且更广泛地运用于其他领域内容的学习中。其价值由此可见一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体会价值和作用

能力的培养取决于价值的认同,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与作用。小学生数学学习,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其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在自己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获得思想。

一位老师在教学例题“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9米,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2米,面积增加了12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时,巧花心思,以放录音的形式出现例题,让学生倾听题意。第一遍听完后,让学生说说题目里的信息。由于学生的记忆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学生在脑海中来不及记忆,都愣在那儿了,这时老师问:“如果老师再让你们听一遍,你们能想到办法迅速而准确地记录题目的意思吗?”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先完整记录全题再进行整理,有的学生想到了把关键的词句记录下来,也有学生想到了画图表示题意。听完后,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所得。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不仅便捷准确,而且有助于帮助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听第三遍录音,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整理信息,直观地呈现条件与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通过教学设计的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想到画图”、“画好图”和“用好图”这三个逐次递进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画图的好处,从而使学生对“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构建了自己的学习策略的模型,自觉地体会到几何直观的作用。

(二)挖掘教材资源,学习画图策略

解读教材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将数与形有效结合,分析问题时引导学生能画图时尽量画,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尽量把问题、计算、证明等数学的过程变得直观,便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在教学“点阵中的规律”:计算:1+2+3+……+99+100+99+……+3+2+1=?时,引导学生把这里每个加数想像成一个个点,通过点阵的分布来找规律,最后求解。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象、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几何直观,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如图(1)所示,从上往下一层一层数:

总数:1+2+3+4+5+6+7+8+9+10+9+8+7+6+5+4+3+2+1

通过仔细观察,把图(1)旋转45°后发现与图(2)一样,变成正方形。所以总数为:10×10=100

根据上图缩小变形后得出的规律再计算得出1+2+3+……+99+100+99+……+3+2+1=100×100=10000

数据的规律变化导致了图形的规律变化,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图形是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在这里,教师在学生最愤悱的时候,简单地用一组图使他们豁然开朗,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画图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抓住关键图形,提高画图能力

几何直观教学,低、中、高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渗透。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经历“感受——认识——形成——内化”四个由低到高的层次,把问题可以转化成具象图(实物图)、点子图、线段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网络图形等。对于低段学生,常采用更加具象的实物图,常是教师引入运用,让学生初步感悟几何直观;对于中段学生,可常采用点子图或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鼓励学生自主画图,让学生逐步明朗几何直观;对于高段学生,在解决较难的问题时除采用线段图,还可采用网络图,并检查评价学生能否自主运用这些策略方法解决问题。

策略一:读懂主题图、点子图(具象图)。

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发现中低段教材采用了大量的主题图,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图式经验(如上图)。平时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主题图上,而对于下面的点子图却敷衍了事,一笔带过。但教材的真正意图其实不是这样的,点子图是主题图的抽象概括,又是数量关系的显性体现,是主题图与文字题之间的桥梁,点子图在帮助学生理清问题本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点子图的解读和分析。

策略二:巧用线段(一维的图)。

线段图是理解抽象数量关系的形象化、视觉化的工具。借助线段图,直观形象地理清数量关系、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建构的效果。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经常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画好线段图。要引导学生思考数量间部分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怎么画?同时,也经常让学生看通过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策略三:巧用方格图(二维的图)。

高段教学中,关于分数或小数的计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算法的模式化训练,更关键是要教学算理。我们可以通过方格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加清晰计算方法,实现“抽象的算法具体化”和“从具体中进行抽象”的统一。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引入:根据情境引入[15]×[14]、[15]×[34]、[45]×[34]这三个算式。

思考:分别用一幅图表示上述三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交流:展示并讲评形成下图。

观察:结合三幅图,思考这三个算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观察:[15]×[14]=[120],[15]×[34]=[320],[45]×[34]=[1220],你认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该怎么求?

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很快理解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算理。

策略四:学生自己创造图。

利用小学生喜欢画画,擅长画画的特点,当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图,原生态的图形,生动有趣,再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与图形结合,以画促思,最终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答案。如学生在计算1.3×1.2时提出了这样的方法:1×1+0.3×0.2,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再算一遍,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就是错了。这样学生不知道为什么错了,下次还会出现同类的错误。这时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创造图形来表示这个乘法算式的意思。关于乘法,学生自然就会想到运用长方形面积来辅助理解。

从图中知道1×1+0.3×0.2是涂色部分,而1.3×1.2是整个图形的面积,它们是不相等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错误的原因。

几何直观通常被喻为“心智的磨刀石”,在数学研究中起着联络、理解、甚至提供方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