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加强教学会诊提升教师素质

马建堂
  
速读·上旬
2018年12期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加强教学会诊,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现实有效的途径。所谓教学会诊,就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学科教学进行“诊断”、“把脉”,对教学作出专业性的理性判断与评价,并提出相应合理的指导性教学建议或策略的教研方法。加强教学会诊,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对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会诊的形式及其内涵

1.根据会诊主体不同,教学会诊有以下几种

(1)骨干教师会诊。骨干教师会诊是指组织本学科骨干教师对教师教学进行理性评价,并从专业角度提出创造性教学策略与建议的教学会诊。骨干教师会诊的主体是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一般来说是本学科的行家,在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巧、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在本学科内起骨干和示范作用。因此,加强骨干教师会诊,可以实现“先富”带“后富”,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特别是能够激励其他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下实现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它是教学会诊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会诊形式,也是顺利提高教师本学科教学技能的最为有效的会诊形式

(2)专家会诊。专家会诊是指邀请教育专家对教师教学进行理性判断与评价,从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模式等理论高度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成长都要经过从职前教师到新任教师,再发展到有经验的教师及专家教师,而专家教师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和最终追求。加强专家会诊,对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重建现代教学方式,特别是增强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实施创造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促使教师从工匠式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领导会诊。领导会诊是指学校领导或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对教师教学进行理性评价,主要是从教学管理层面、教师培养角度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从发展功能角度(绝非选拔功能角度,旨在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充分发展),会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能力、与人合作共事尤其是师生合作(包括学生管理)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立足教师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加强领导会诊,对于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其他教学会诊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发展。

(4)集体会诊。集体会诊是指发挥集体的优势,通常是教研组或学科组内的全体老师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进行探讨,并群策群力,提出改进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与思考。与其他教学会诊形式相比,虽然集体会诊不是“智囊团式”的会诊,但“三个臭皮匠,可以抵过一个请葛亮”。其特点就是发挥学科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对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诸如教学准备、新课导人、课堂高潮的掀起、总结新课、巩固新知、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师生合作等作共同探讨,以达到组内全体教师的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集体会诊是最易操作最为普遍的教学会诊形式。加强集体会诊,对于提升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增强协作教学精神具有明显效果,对于薄弱学校而言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根据会诊对象不同,教学会诊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会诊。该会诊形式就是针对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管理能力较弱、心理波动较大、而且教学期望值往往偏离学生实际等特点,对其教学作出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以促使中青年教师在知识水平高、教学理念新、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自身索质,使之尽快成为教学骨干,并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2)对老教师的教学会诊。该会诊形式就是针对老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知识更新较慢、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相对老化等特点,对其教学作出理性判断与评价,并提出相应合理的建议与策略。其会诊重点就是老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通过教学会诊,在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管理学生有方、教学情绪稳定等基础上,加强其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再学习能力的促进,使之尽快实现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角色转换,积极突破的教学范式,实施创造性教学模式。让老教师认识到,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教与学的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教学会诊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数学应作为教学会诊的重点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的优化能力。因此,教学会诊应重点会诊教师的课堂教学,必要时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微格教学研究,把教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全程实录下来,在评课、议课中再现,授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再总结,其他会诊人员(教师)全面分析,提出修正建议与策略,以锤炼教师的教学功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2.进行教学会诊时,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会诊效果

既要对教学进行评价,更要针对不足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与建议。提出的策略与建议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3.对教学实践进行教学会诊时,应淡化甄别性评价,推行发展性评价

即教学会诊不同于“优质课评比”,不是通过评价对教师进行区分和筛选,进而实现优胜劣汰的意图,而应旨在激励和帮助教师持续发展,真正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4.教学会诊形式是多样的,也是多层次的

如果把各种教学会诊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采用“分层会诊,全面提高”的会诊方式,形成立体式会诊,将会显示出更为强大的活力与生机,极大地提升教师素质。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