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班主任

——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刘美燕
  
速读·上旬
2018年9期

摘 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完整的知识水平与良好的能力素质方面,更体现在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心智方面。班主任与学生接触频繁,初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课余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成长趋势,在学生心理指导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从学习、性格、心理三方面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结合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提出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1小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1学习方面

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包含厌学、懒怠等心理,而这些心理的形成往往源于多个方面。以厌学为例,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学校的期望大,学习负担重,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优秀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之间的竞争和攀比,从而导致自尊心受到伤害。

1.2性格方面

多数学生的性格表现为争强好胜,渴望表达自身的看法,体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容易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进而产生激进的行为,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1.3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的因素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也是引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其中消极心理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形成消极心理的原因是缺乏激进因素和存在各类诱因。比如在学校,学生入学往往要接触到更多同龄人,需要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在一方面,形成各类消极、负面心理,多数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其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一般可体现为性格不合、怀疑心理、关系处理不当等等,从而形成各类消极、负面心理。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

2.1加大谈心沟通频率,探寻学生心理动向

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心理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对于班主任而言,要保证学生能够形成健康心理,则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提高谈心沟通频率。以我为例,授课的学校是农村小学,多数学生存在一种普遍的自卑心理。曾经有一名学生,性格较内向,学习成绩较差,也不与其他学生交流,虽然他十分努力,但依然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我则利用交流谈心的机会与他沟通,刚开始,他不愿意说话,后经多次交心,他总算吐露心声。他说他因为家里穷,被个别同学嘲笑,所以他要努力,证明给那些学生看,而因基础薄弱,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很大提升自己的成绩。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不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呢?他说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想靠别人。于此,我认为这个学生因自己较强的自尊心以及在学习中过于盲目,从而形成自卑又自励的一种矛盾心理。对此,我用劝说的方式进行沟通,告诉他你自己基础差,单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请教别人并不可耻,孔子不是说过不耻下问吗?如果你能请教成绩好的学生,通过他的帮助和你自己的努力,最后成绩超过他,这就是对你自己能力的最好证明。通过以上交流,很快打开了他的心结。在后期的学习中他不断努力,尝试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交流,很快成绩名列前茅,也改变了以往内向寡言的性格。

2.2通过正面引导,消除抵触心理

以批评取代管教是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能起到一定警示作用,但因学生抵触心理,收效甚微,甚至会适则其反。而需要正面引导,其最关键的优势在于能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消除抵触情绪,自我审视,自我纠错。以我班某一事件为例,有个学生未经许可借用了其他学生的书,发现书不见了的学生误以为是被偷了,于是向我反映丢书之事,而后不久发现书就在同桌那,气急败坏找到我指明他同桌是小偷。作为班主任,我很了解,不能随便给人定性为小偷,于是我私下找到他同桌,他以为我也认定他是小偷,觉得我肯定会批评他,然而我从正面引导,首先表明不会冤枉他的态度,并表示相信他,渐渐的让他承认和正视了自身错误,从而避免批评教育的负面影响。同时,他向我吐露心声讲述自己从小自尊心就很强,特别是在被称作小偷时,内心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愤怒感和怨恨感。最后,他表示谢谢我。其实,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很多时候需要做正面心理引导,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3克服消极因素,强化积极因素

心理问题的解决往往通过简单的说教很难起到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要意识到,心理问题的引导应该注重策略,克服学生的消极因素,强化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而真正实现心理的疏导。在我执教的班级中曾经也有一名活泼好动的学生,经常与学生打闹,有时还和学生争吵打架。一次又与学生打架,作为他的班主任起初认定过错方一定是他,怎么偏偏每次打架都是他,于是当着全班的面指责了他,后来,在他母亲的口中得知,可能是因为早年间失去父亲的原因,他从小脾气就很急,但他本性善良,后来,经过观察发现,这学生本性不坏,还特热于助人。为了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我私下找他聊天,承认了之前我的过错,并给予了他更多的积极的影响,了解到他特别喜欢跳舞,在元旦舞曲比赛时提名其为主要负责人,一向脾气很急的他,自从感受到自己有莫大的责任感之后,开始学会宽容别人,经过几次的聊天,他已经向我坦白自己已经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而且乐于以积极的态度去调整自身的心态。

由此可见,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一昧采用说教,应当探寻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亮点和问题,最后自觉控制负面心理与情绪,放大和发挥自身的优势,保证其形成积极的因素,最终达到科学引导的效果。

3结语

就目前而言,很多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但是无论怎样,班主任需要熟悉学生的心理动态,需要将心理教育作为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解决,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杨禹.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J].亚太教育,2015,09(09):217-219.

[2]周素林.班主任要用心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J].新课程(小学),2015,12(12):277-279.

[3]张敏,战巧云.让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J].黑河教育,2015,01(01):06-08.

作者简介

刘美燕(1972.05—),性别:女,汉族,籍贯:广东廉江,本科学历,现今是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镇良塘小学语文教师,职称:小学语文一级,从教27年,主要研究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语文教育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