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注意力分散行为的特点及教育建议

刘永萍
  
速读·上旬
2018年9期

摘 要: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系统机能处于不平衡状态,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第二信号系统未能最终形成,儿童的注意表现为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的特点,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又由于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和无意性等特点,新鲜的、强度上有变化的、运动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注意力分散行为的特点及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注意力;分散行为;特点;教育建议

1前言

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所以注意力容易分散。幼儿教师应该了解幼儿注意力分散的背景与特点,对出现注意力分散的幼儿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

2幼儿在什么样的活动中容易注意力分散

调查显示,幼儿在进行师幼互动时最容易注意力分散。教师在提问时,有的幼儿在拉其他幼儿的衣服,跟其他幼儿说话;在朗读环节,有的幼儿东张西望,有的幼儿在翻看其他页。幼儿自主阅读和教师单纯讲授的过程中,幼儿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次数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呆坐和干扰他人。在幼儿上台表演期间,留在座位上的幼儿容易注意力分散。

3教育建议

幼儿时期是注意力发展的敏感时期。教师应结合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在实施各种活动时,科学设计活动,注重教学策略,使幼儿注意力能够集中。

3.1把握教学时间,延长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长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力3~5分钟,中班幼儿可达10分钟,大班幼儿可达15分钟。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把握好教学时间,注重教学效率。

3.2教师应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

观察中发现,那些坐在角落或者位置靠边的幼儿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最多。教师应对这些幼儿给予较多的关注,并加以引导。同时,教师要关注晨检环节,对幼儿自带新奇小玩具、小卡片、小亮片等行为加以限制,必要时可代为保管这些物品。这样,可避免幼儿受到物品的干扰和刺激而导致注意力分散,也可适当减少安全隐患。

3.3善于抛出问题,获得积极回应

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有趣、轻松的课堂环境。在各类的活动中,教师要避免直接给幼儿提供正确的答案,应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多采用提问的形式,鼓励幼儿假设与猜想,让幼儿自主选择,积极融入活动之中。

3.4避免过多地打扰幼儿

在幼儿集中注意力从事某项有意义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打扰幼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幼儿集中注意力画画时,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去想象、探究、发现,而不能过多地边走边讲或干涉某个幼儿,影响他们的思路。

3.5科学提供对幼儿有意义、使幼儿感兴趣的材料

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适量、美观、隐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可以让他们通过操作材料获得情感、认知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但材料的投放应注意其中的教育因素。比如,在建构活动中,如果投放的材料太少,孩子不仅不能满足完整拼搭某种物体的愿望,还可能因为担心自己仅有的积木被别人抢去,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保护自己的材料上。而如果投放的材料太多,则会让孩子们无所适从,他们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碰碰那个,根本无法注意力集中地进行某项工作。一般而言,幼儿年龄越小,投放的活动材料的品种应越少,但单类材料的数量应适当多一些;材料需周期性地加以丰富和更新;准备的材料给予孩子创造的空间越大,孩子玩的兴趣就越大,注意力也就越集中。

3.6运用丰富的表情调控幼儿的注意力

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面部上,面部肌肉、口型、眼神相互配合,构成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心理的面部表情。教师面部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感染幼儿情绪的强刺激物。教师的表情,可以在使用有声语言的情况下传递另一种信息,这对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是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传情达意的莫过于眼睛。幼儿教师的眼睛应该是会说话的,它能细致而准确地表达出对幼儿的喜爱、鼓励、批评或不满等丰富的情感。如:教师想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可以在不中断讲话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向幼儿微笑并点头。对于违反集体规则,影响他人学习和集体活动的幼儿,教师可以用不满的眼神注视他,直至他感觉到后,停止自己的行为。这种方法的效果要胜过直接用语言制止,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不断增加,幼儿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教师的关注与否影响其活动动机和活动时的注意状况,师幼间感情交流太少,幼儿会因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情感支持而丧失活动的积极性。眼神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学会科学恰当地运用眼神。如适度的环顾,以照顾视野内所有的幼儿,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关注,视线环顾可使每个幼儿都感到自己处在教师的注意圈中,都有被教师注意的感觉。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看着老师,听教师讲话,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

此外,眉毛、嘴型等表情也是情绪、情感最直接的表达。幼儿教师自然丰富的表情会牵动着孩子,拨响他们共鸣的心弦。如讲述在汶川、玉树地震中房屋倒塌,公共设施遭到破坏,许多生命陨灭时,教师眉头紧锁,表情严肃,情绪低沉,孩子们深受感染。给幼儿讲故事,讲到大灰狼欺负小山羊时,教师竖起眉毛,怒目圆睁,表现出愤怒的表情,幼儿也会愤恨起来,更加讨厌大灰狼,同情温顺的小山羊。

4结语

学前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教态的作用,不仅排除了教育活动中无关刺激的干扰,吸引了幼儿的无意注意,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有意注意。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孩子就能形成专心做事的好习惯,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伶.幼儿教师教态艺术刍议[J].文教资料,2011(7):151-153.

[2]谭婷,肖建安.幽默语言中语音偏离现象的语境视角[J].衡水学院学报,2011(6):60-6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