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生理与心理的关联分析

屈利军
  
速读·上旬
2018年9期

摘 要:对于大学体育教学而言,如何更好地推进教学任务,就需要从各个层面推进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根据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结合,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并不是完全相对独立的两部分,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处理和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因此,对于大学体育教师而言,只有正确认知二者的关系,推动二者的整合与统一,才能够让大学体育教学有更加深入发展的空间。下面本文将对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生理与心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运动生理;运动心理

一、体育教学中探究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关系的意义

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相对于大学其他课程而言,有着非常独特的学科教学特色。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学科目。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将体育运动的理论和体育锻炼的实际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意味着大学体育是一门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科目。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同时,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技能,更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求他们只掌握科学知识,更要求他们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就涉及到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以及生理健康理念与技能的培育,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积极地促进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之间的联系,能够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以及具备健康的体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把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进行剖析与讲解,更是对体育课程当中所包含的心理引导和精神培育等一系列的培养机制进行深入运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对不同个体、天赋以及性格的大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帮助大学生逐渐的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只有通过联系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帮助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不断地解决日常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从而让大学体育教师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学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

二、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间的内涵及二者联系分析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当中,大学生的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是不能被忽视的,这些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推进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课程,应该紧密的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真正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有序推进,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探究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之间的联系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就需要探究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各自所具备的内涵。

1.运动心理的内涵

运动心理,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很多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里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心态较为被动;在竞赛类的体育活动时表现出怯场的状况;而在团体类活动中,很多大学生不愿意积极参加,而有少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个人表现的特质,不愿意服从集体的利益。这一系列的运动心理问题,都需要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加以解决。这也充分表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不能够完全忽视运动心理的积极作用,应该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打造成为陶冶学生心理,以及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特别是通过体育锻炼,让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也就要求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联系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进步,促进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的有机结合。

2.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关系:统一于大学体育教学价值中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从体育生理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和培养,提升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从运动心理层面进行认知和探究,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则是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理念创新和教学创新。运动心理学,对于大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运动生理,则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础。当前,一部分大学生不具备积极的运动心态时,或者对于大学体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这也导致运动生理的效果无法通过教学中得以体现。

3.运动生理的内涵

在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体育课程当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理,实际上是人类的身体机能在运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本身的规律。这些规律实际上是伴随着体育课程中的体育运动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抓住学生的生理需求,通过体育课程运动锻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当前大学的肥胖率以及相关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实际上已经影响到高等院校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只有对大学当中的体育运动放在关键的位置上,鼓励学生进一步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运动效率,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当前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大学的体育课程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很多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没有对大学体育教学给予足够的精力投入,这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缺乏吸引力,另外一方面也是体育课程没有协调大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上述的分析,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要协调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之间的有机统一,帮助大学生形成更加客观的运动感知,从而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冰.大学生积极体育运动心理的价值研究[J].运动,2014,(6):65-78.

[2]曾佳.大学生积极体育运动心理的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23-45.

[3]刘琪.基于大学生积极体育运动心理的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2):12-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