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的有效性

宋炳豪
  
速读·上旬
2018年9期

摘 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计算课的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但计算能力的高低势必会影响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也担负着数学课程所承担的其他任务。新教材追求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感。但是,在计算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的强调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解决。可有些方法只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途径,并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加强必要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降低计算错误率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完美的计算课教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结合现阶段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以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我认为只有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老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的质量才有保证。提高工作效率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把功夫用在课外,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研读教参,明白教材中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知识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吃透”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

2.精力用在课内,精心上课

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老师要做到精讲,少讲,学生要做到多说,多练。

二、教师理清思路,学生内化算理

1.多种方式并用,帮助理解算理

充分的理解算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提高计算速度的重要保证。比如,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一年级上册刚开始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看似简单,其实却是整个小学计算课的基石。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结合珠子重点体会数的分法。比如,5可以分成:0和5,1和4,2和3,3和2,4和1,5和0。记住分法的同时可以记住4个算式。1+4=5,4+1=5,5-1=4,5-4=1。当学生熟练记忆数的组成时,10以内的加减基本可以摆脱手指算。之后,再学生20以内加减法时,比如:8+9,可以利用凑十法,8可以分成7和1,1和9凑成10,10+7=10,通过转化成10以内的加减和10加几两个算式,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难度。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比如在讲授23+45,19+23时,将竖式引入课堂,只需要教会孩子们学习竖式的原因,列竖式的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时也是20以内加法的计算。

2.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完美结合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课堂呈现出来的算法多样化,思路多样化尤其明显,如果老师只是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么计算课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在讲授28+4时,教材呈现了用小棒,计数器,竖式三种形式。小棒的理解又有2种方式:8+4=12,20+12=32;28+2=30,30+2=32。虽然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利用小棒,计数器理解计算的道理,但是当真正的学完竖式之后,孩子们还沉浸在小棒的算法中,如果不特别给孩子们强调竖式的简洁性,个别孩子可能真的不知道选择怎么样的方法解决28+4更方便快捷。所以,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最终还是要选择最优的方法。

3.计算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协同发展

每一类解决问题题型的出现,只需要帮助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能正确计算出结果。比如:妈妈买了2.5千克鸡蛋,花了24元。鸡蛋每千克多少元?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每千克鸡蛋的价钱×鸡蛋的总千克数=所花总钱数。所以每千克鸡蛋的钱数就是24÷2.5,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但在计算小数除法的时候,由于不明白算理,不知道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先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就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计算。有的同学搞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最终这类题目是不能完成的。所以,计算能力需要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要培养。

4.用口算和估算促进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指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三、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激励性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某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思路清晰。教师可以发挥这类同学的优势,让他们当小老师,学生其实更能理解学生的语言,比老师口干舌燥一遍又一遍讲解强很多。尤其是计算课教学,多让学生说一说算理和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更能让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这样,课堂小老师不仅帮助我们完成教学目标还能激发其他学生当小老师的想法。既然学生能够讲清楚,必定是已经理解很到位了。

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已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仪器进行精确的计算,但也无法改变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上课下相结合,多方面入手,正确把握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达到提高计算教学质量的目的,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反思和交流,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