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

洪晴辉
  
速读·上旬
2018年9期

摘 要: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必要性,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其原因是在实践教学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传统文化经典的渗透和学习。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

1初中语文教育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积极改革,更好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都贯穿其中。在渗透过程中,很多学校对于新课改认知并不充足,学校在改革过程中一味讲求方法改革,这就使得很多教育出现了形式化现象,课堂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很多语文教师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只有完成语文作业才可以对知识进行巩固,但是大量作业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了厌烦感,极大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意义

2.1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情操进一步提升,用传统文化净化学生心灵。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愚公移山这一课程时,学生可以理解愚公坚韧不拔精神,为他精神所感动,树立其自身坚韧不拔意志。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当更好地认识学生认知心理,将课本精神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愚公移山为例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魅力,进而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陶冶学生情操。

2.2提升学生语文素质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有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关系,语文知识中富含有丰富传统文化,例如成语故事、文言文故事等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加深学生对于知识了解,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

3.1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培养语感,提升语文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早读和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早读是最好的读书时间,此段时间学生的头脑比较清醒,记忆力比较强。在早读时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留下二十分钟左右让学生朗读传统文化经典,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作品,可以给学生整理一部分让他们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一些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以此来增加他们的传统文化积累。同时,在日常授课开始之前,语文教师也可以留下四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每天阅读多一点,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

3.2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学习的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初中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缺乏兴趣,更缺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得传统文化经典学习面临很大的考验。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他们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也会缺少动力,势必会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渗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效果。在这种形式下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从而真正的爱上传统文化经典。

3.3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仅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对学生培养语感、发展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都有其独到的作用,可让每个学生受益终生。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精选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从《诗经》中的“氓之蚩蚩”到《项脊轩志》中的“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每天晨读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古代经典著作,同时选择性地背诵,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古代文言趣事,相关背景;一方面是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是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到相同的诗句留有比较、感悟、体验的空间。由于高中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较好,只要上课认真,再加上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即使遇到难以理解的读句,当他们真正树立起学习的兴趣时,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查询解决,从而达到逐渐培养古诗词课兴趣的目的。

3.4在学习成语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

成语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它的出现常常和一个个充满故事性的精彩情节相生相连,极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高中语文课程虽然授课安排较为紧张,但在具体的授课中我发现:无论是现当代的文章,还是古代文言经典,中间都会涉及一些成语,比如李密《陈情表》中的“臣生当殒首,死当结草”中的“结草”,涉及成语“结草衔环”,比喻报恩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紧张的授课之余,可以穿插一些课文中涉及的成语,讲解它们的意义,相关背景等,一方面可以调节语文课堂的气氛,给学习“换换口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得到积累、提高。

4结语

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让该阶段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把语文课程学习好,还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所需的有理想、有道德,以及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荣瑞.论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8):175.

[2]宋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102.

[3]熊康革.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15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