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周曼 周爱平 刘雁 梁琼元 谢其衡
  
速读·上旬
2018年9期

摘 要:本文选取桂林高校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生;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1974年保罗·车可斯基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定义: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在如何将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中这一方面得到良好训练的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作为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探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其中强调了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量

本次调研综合运用文案法、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以及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考虑到实际发放问卷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时间、精力、财力等因素,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收回问卷385份,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8.18%。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一)信息意识

由上图可知,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需信息的寻找获取能力比较强,仅有4%的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有信息需求时无法找到想要的信息,12%的大学生认为比较难找到想要的信息,而总是能寻找到信息和经常可以找到信息的大学生分别占了15%和29%,其中不定性获取所需信息占了40%的最大比例。说明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搜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知识

针对大学生对“信息素养”一词的了解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信息素养”一词“听说过,但不清楚”的占了41.8%,“没听说过”的占了33.33%,只有20.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信息素养,仅有3.97%对其“非常了解”。这说明信息素养在大学生的认知里是比较陌生的。

(三)信息技能

由大学生能否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调查数据看,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有时能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仅有8.2%的学生表示自己总是能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这说明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较少,收集信息的能力比较薄弱。

(四)信息道德

由大学生信息道德的得分情况可知,67%的大学生有较高的信息道德,27%的大学生信息道德一般,6%的大学生信息道德较差。这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获取、传播、利用信息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体现了较高的信息道德。

(五)图书馆使用情况

由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频率调查情况可知,8.5%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13.2%受访者至少每周一次;15.6%选择至少每月一次;44.4%的受访者表示很少使用图书馆;18.3%选择会不定期使用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资源。可见,桂林市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差。

四、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原因分析与培养策略

从上述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一般,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提高。结合实际情况,其原因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对信息素养不够重视。第二,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三,信息化泛滥。第四,大学生对自身要求不高。

结合上述原因分析,我们从以下两个层面给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学校层面

1.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基于高校专业分科设置的现状,各大高校可以采用“1+X”的课程结构探索高等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模式。该程最初是由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提出的一种创新性教育体系。“1”是指一门基础性入门课程,“X”是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基础课程可以是一门大专业类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如财经类的电子商务,设计类的CAD等等。

2.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特点,加强学科服务团队建设,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有所侧重地购买相应的文献资料。

3.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软环境建设。信息素养教育的软环境是有助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辅助教学环境和服务环境。为加强大学信息素养软环境,可以与全国高校尤其是有“双一流”背景的高校合作,构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分享信息检索网上课件,本馆专题讲座资料,数据库使用说明等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

(二)大学生自身层面

1.提高信息获取、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图书馆是大学的信息资源库,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其次,信息检索能力在大学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信息创新可以做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在各个领域积极发表自己的研究发现,具备超前的信息意识。

2.提高自身信息道德。提高信息道德应该做到:遵守基本的信息法规、维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不散布不准确和有损公共安全的信息等。

参考文献

[1]吴超.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D].云南大学,2016.

[2]贡元菲.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刘静.省属师范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