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古诗教学的有效举措

张群
  
速读·上旬
2018年8期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语言,独特的结构、韵律和意境而流传至今。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又是最难把握的。精短的古诗词蕴含的内容、哲理和情感是丰富的,老师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讲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实现有效的古诗词教学颇为重要。

关键词:古诗教学;创设情境;品词研句;启发想象;有效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古诗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进行对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帮助理解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形象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师生通过对话交流,使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展示意境。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妙绝,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多媒体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开”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着大屏幕,画面上:草木葱范,危峰儿立,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此时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学生说:“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对话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2.音乐渲染。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长亭送别》,当那舒缓,轻悠的旋律响起时,它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运去,“你能把这样千古传通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教师话音未落,学生交流踊跃,这样的师生对话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

二、品词研句加深理解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品词研句,对话交流,分析理解,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在上句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孤”字,这“孤”字既是作者实写在茫茫大海之上,友人的一只船显得孤单寂寞,也蕴含着作者和友人各奔东西后,都会感到孤独感伤的情怀。下句着重体会一个“唯”字,既是实写滚滚长江水不住东流,也表达了作者和友人虽身处异地,但互相之间的情谊与牵挂一如那江水绵绵不断。又如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饶有兴趣地说:“老师想请同学们品词研句,‘推敲’一番,帮王安石把‘绿’字改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答案跃然黑板上:映、拂、到、过、吹、来、染……“既然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选用了绿”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吧,请大家读读诗句细细体会下,”我如此说,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阵沉默过后,终于同学们开始发言了。

“对!老师,王安石想要表达的是春天到来,江南岸片新绿的包彩,而“快、神等学只万出了相风的到来,没有马颜色。所以我觉得不太合适。”

尽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们组认为春天应该以绿色为主。再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们认为还是‘绿’字好。讨论过后,同学们的发言令我十分欣慰。细细地品词研句,对话交流,同学们很快创情到了“绿”字的神的。“绿”字既通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三、启发想象升华情感

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小学古诗教学要借助想象,启迪学生对话交流,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逼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我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通过对话交流,体会出“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似乎与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古诗教学,借助想象,补其空白,通过对话交流,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引导学生紧扣这一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通过对话交流,学生了解到这样一问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春风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话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一起进行平等、和谐、有效的对话交流,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