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

  
民族文汇
2012年7期


  一部精美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出人意料地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搅动无数“吃货”的心。煎、炒、炖、煮,辣、甜、鲜、香……《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镜头,引爆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画面上冒着热气的动人美食、感性的解说词配上低沉的画外音、叮咚玲珑的原声音乐、片中渗透出的浓浓亲情……
  然而,唯美的镜头,映照的是无奈的现实。吃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但在当下的中国,食品安全成了民众日常最揪心的事情。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染色馒头”到“皮革胶囊”,民众陷入了“还有什么可以吃”的焦虑中。镜头内外,是两个不同的中国。倘若任由食品接二连三地“沦陷”,中国人的舌尖上,可能只剩下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
  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太美了,美得太不真实,陈晓卿应该拍另一版本:第一集《化工行业的礼物》;第二集《漂白剂与三聚氰胺的故事》;第三集《吃遍元素周期表》;第四集《明胶的秘密》;第五集《地沟油提纯与精炼》;第六集《“无毒”的农药》;第七集《我与白菜有个约会》;第八集《我们不怕不怕了》。
  推特网友@cnsms都写好了开场白:“冬天来了,当我国东南的××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不远的××,人们用苏丹红加工出红心鸭蛋。××省的人民喜欢在白菜中加甲醛,××省的人民则喜欢在豆芽里加一些亚硝酸钠。而全国范围内,美味的地沟油正风靡神州大地。”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都是普通的食物,深山里纯净的菌菇、新收获的洁白晶莹的大米、冒着白花花蒸汽的馒头……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却能一下子叩开观众的心,激起强烈的共鸣,这说明中国人的舌尖并不刁钻,中国人中意的,既非山珍海味,亦非珍禽异兽,而是那些用心做出来的食物。如果人们能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食用者的负责之心,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也能让人食指大动。民众对饮食的要求,并不全是创意与美味,而是最基本的安全。
  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称,她只是想找到社会中最温暖的东西。“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她觉得,或许那个充满负面新闻和批判性的社会,才是真正的不真实。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掌握话语权的人不是县城里的人,更不是山上挖笋的人。那些做豆腐的,挖藕的,采松茸的,根本都不知道微博是什么。真实的世界没那么喧嚣,而是默默存在着,你只有走近才能看见。”
  (摘自:《齐鲁晚报》;《中国青年报》作者曹林;《环球时报》;《劳动报》;《新民晚报》;《侨报》;新华国际)
  正方
  中国人的味蕾,早被添加剂、地沟油戕害了。视觉上的美感反而加重了味觉上的苦涩。中国令人骄傲的饮食文明,正在遭遇地沟油、瘦肉精、致癌物的入侵,在温暖与感动之余,我们依然要面对正在被异化和荼毒的舌尖中国。
  “央视给的是一个海市蜃楼,社会给的是地狱般的现实”。舌尖上的美食无一例外都是熟人社会的美丽结晶,可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易粪相食的陌生人社会。
  反方
  一部普通的美食纪录片被公知上纲上线,淳朴辛勤的人们成了演员,精美的食物变身道具。这就是小人之心揣测纪录片之腹。这部片子是对浮华的沉淀,传统的彰显,亲情的解读,为什么要别有用心地被带上歪路呢?
  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广泛存在,但也不能因此因噎废食,甚至淡化中华饮食文化。我们不能一味消极面对黑暗的现实,从而忘了曙光的存在,难道不是吗?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