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景观设计

刘辉
  
建筑创作
2012年1期

  历史衍变
  太液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皇家池苑,“周数十顷。池中有蓬莱山,崭绝,上自然有奇草异卉,鱼鸟所集。”(《类编长安志》元代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太液池始凿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兴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直到唐末被废,后因历史变迁,终被淤塞和填埋为平地。初勘现场,查勘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多次考古已探得的太液池范围,可以看到紧邻龙首塬北坡下的一片广博大地,因被平整并开垦为农田,已很难看清完整的池岸线了。靠近宫殿主轴线有隆起8m高土坡,上有孙家湾村近代建药王庙,北侧低洼处有鱼塘水池。从太液池区开阔的空间,依稀可以感受到大唐盛世之际一派“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新开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唐代卢多逊)”的生动美景。
  以太液池为中心而布局的是大明宫后宫皇家起居生活区域,是宫廷的园林景区。太液池的池岸是由黄土与淤泥混合夯筑而成,夯筑面积大小有可能是根据岸边建筑的需要不等。考古探勘在太液池西池南岸和西北岸边以及蓬莱岛发现了大量柱洞和多处夯土遗迹,都是沿着池岸密集分布的,判断是骑岸跨水的水榭建筑。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太液池岸周边有廊庑400间。太液池分为中部的西池和东部的东池两部分,西部还有水道槽渠。
  设计原则
  对于大明宫太液池的设计,我们高度尊重考古研究成果和遗址保护原则,充分吸收历史文献记载的文化信息。在大遗址公园的主题下,既为今后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留有长久持续的可能性,同时希望借助这一独特的皇家池苑景观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
  在对太液池的设计历程中浸含了我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努力,用考古成果为世人带来启发教育的尝试,将现代设计手法运用于大遗址工程的探索,以及为城市提升环境质量的孜孜劳作。参与完成大明宫太液池的设计,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使我们通过这一实施项目深入思考作为城市的设计者该如何面对中国优秀的历史遗存,如何发现和利用其深厚的文化信息,如何展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古老文明持续生长所应有的态度。太液池曾经是大唐帝苑中一颗美丽的明珠,虽历经年代的磨砺,她坚韧而博大的风姿将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明宫太液池分为西池、东池和水道三部分,工程实施水体面积共计14万m2(其中包含外围循环水系)。由于三部分的历史文化承载和继续考古需要各有不同,我们对其进行分别设计处理,并根据现代城市节水要求形成总体循环体系,使其成为富含生命而洁净的动态水体景观。
  太液池西池
  太液池西池居于大明宫宫苑区中部,水面面积11万m2。中有蓬莱岛,偏西发现有与北岸西部连接的无名半岛。史载沿水岸多有殿阁廊榭,被近年的考古成果所证实。
  为使蓬莱岛及周边岸线留有充分的考古可能性,我们在2009年1月首轮第一个设计方案中提出通过挡水墙隔离遗址集中区域,实现其继续考古和遗址展示的操作界面,同时开放通往蓬莱岛的步行游览系统的理念。在东南岸及蓬莱岛遗址区扩大面积构建挡水墙,同时构建水面下的通道,使蓬莱岛遗址展示区连接南、西、北岸,游人可以通过三条奇幻的水下步道走进池水中央的蓬莱岛。
  太液池曾经用她波光粼粼的碧水承载着唐人的丰富宫廷生活,继而又经历了千年的沉积,被后续朝代的土层掩埋。设计中希望创造一种“界面”,使今人翻开这幅外表已泛黄的画卷,身入其中,感受对遥远历史的剖析和超越时间与空间所获得的心灵震撼。
  东南岸下沉遗址展示区,游人可通过梯阶进入低于水面的展示区域,沿轻型构架游览步道对玻璃覆罩保护的遗址土层近距离参观。玻璃覆罩采用密闭处理。内设温湿度调节设施,保护被剥离而展露的唐代土层永久留存。
  西岸和北岸从滨水场地通过坡地廊道连接蓬莱岛区,强化深入探索的考古精神,同时构成了完整的游览流线。
  廊道侧壁采用仿夯土式材料,在局部段将不同年代土层剖面做保护性展示,使游人可以清晰地领略到太液池历经千年的历史堆积过程,增加对遗址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形象理解。廊道顶部水面以下部分留有20cm水深,阳光通过玻璃顶面照射,形成波光粼粼的自然采光。
  从西北岸游客服务区眺望西池,简约构成关系使现代技术与自然景观生动地融合为一体。
  在第二个设计方案中,我们提出了将太液池考古中发现遗址较为集中的南部做早地展示,北部通过部分注水的方式展示其曾经靓丽如镜的水体景观。考古专家可以继续发掘与探索历史遗迹:游人可以漫步于太液池南段的野态草花之间,也可以登上蓬莱岛和无名岛游览,还可以沿玻璃挡水墙观看西侧注水池的剖面,使太液池展示空间成为多维的感受界面。
  从西岸俯瞰太液池,早池区域注水区拥有同样的震撼效果,游人拥有了一种全新的漫游体验。
  沿东西方向漫步于草滩池底,透过北侧注水区玻璃挡水墙观赏立体水景,尝试体味千年堆积的历史痕迹。蓬莱岛和无名岛将玻璃挡水墙分割为三段,游人可沿岛坡拾阶而上,感受登高远望的快乐和草水之间的宽广。南段遗址以玻璃覆罩做保护性展示,与水体玻璃墙形成呼应。
  夜幕降临,注水区以一片通碧的照明营造出靓丽绚烂的景象,早池区则有草丛中闪烁的荧荧光点如银河缀地,浩渺烟波之间谱写着浪漫诗意的篇章。
  西池中的蓬莱岛遗址是这一区域仅存的地面遗迹,东南岸的探坑显示岸线明了,置石和柱洞清晰。我们希望在这里设展示厅进行覆罩保护展示。游人可以通过台阶廊道步入下沉空间,进入厅内参观游览,细细品味唐代造水营岸的工程技术。通过岛体的覆土保护抬高岛形,并将展示厅覆盖成覆土建筑,隐藏起建筑体量,种植丰富绿植,掩映岛顶景亭,形成遗址公园宫苑区中部绿意葱葱的高点,与前朝土塬遥相呼应。
  太液池区域地下遗址丰富,历次考古工作曾利用探坑探索发掘到晚唐土层,展露出池底、水岸、排水沟、块石、砌岸、建筑夯土基础以及柱洞等多样的构造遗存,同时出土了大量砖瓦、石制品、陶瓷器、金属器和钱币。以往的发掘工作进行后只能快速覆土掩埋保护,希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兴建使保护与展示兼顾成为可能,选择较具代表性的遗址探坑进行保护性展示,使游人得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和考古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不进行唐土展示的区域,以覆土保护并在浅表层种植本土耐干旱草种为主,游人可以跟从碎石步道的引导进行参观游览。对于展示部分,因为千年历程中各朝代土层不断的堆积覆盖,如果展示探坑的侧壁会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土层堆积断面,可以将其固化或覆罩,展示给游人一幅从唐代到今天的真实历程界面。因此,遗址公园探坑侧壁土层采用玻璃罩体保护的处理,采用简洁朴素的纯净手法,并充分考虑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渗水时的疏导排放。
  接下来的设计调整过程紧张而充实,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多方论证、积极探索、求真务实,考古普探工作也相应展开。不久,我们得到了太液池西池、东池和水道的完整岸线位置考古成果图纸,并研究通过了东、西池注水区域从遗址岸线内退10m,水道在遗址南侧做景观水系展示的决策。这样,太液池的完整水岸遗址都能以覆土保护的形式保存,并便于今后考古工作的开展。
  在2009年7月,我们将与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第一工作队、西安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共同完成的《太液池遗址区保护展示成果》上报国家文物局,并获审查通过。在这套成果中,我们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通过对大明宫遗址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使其真实性、完整性获得有效保护和延续传承,同时把遗址保护同生态环境整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保护和尊重遗址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绿化整治,以期达到模拟历史环境,保护与展示考古成果的作用。我们通过图纸详尽地阐述了对于太液池遗址区的保护与展示办法。
  实施的西池水体面积约9万m2,由于水岸后退避让岸线遗址,比唐代水面减少了2.5万m2。为保证太液池注水后不会因渗漏破坏地下遗存,池底防水保护零渗漏值成为重要课题。经过与西安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共同攻关,确定了覆土保护层上方加防水处理的保护措施。池底中心部位遗址标高为396.50,池底线从中心到池岸边逐步升高,形成“锅底”状,遗址保护是沿池底坡度。在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为遗址层上方现有土层不扰动,局部暴露或厚度不足部位覆盖3cm厚过筛细土压实,上覆15cm厚粉细土,再铺设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250g/PE0.5/250g),上覆30cm厚粉细土压重。太液池水岸均为柔缓的亲水处理,结合草坡、景石和卵石,即营造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对防水措施的边缘起到固定与保护作用。
  太液池紧邻龙首塬北侧降坡地带,“对西池南部等地进行的发掘表明,处于低势的太液池与南岸的高地宫殿区在建筑布局上是有过渡的,过渡自然且讲究。从南至北的斜坡地势上建有大量廊庑及由其组成的院落。这些院落和组廊布局非常均衡规整。从已发掘的部分廊庑木桩洞遗迹看,廊庑有多排柱洞,形成多个建筑单元空间。此地呈露的土墙、廊道、水渠、水井、假山石等遗迹说明,这一坡地也被皇家以多种园林建筑手段点缀修饰。”(中科院考古所唐城考古队)设计将南岸可能存在遗址部分处理为浅表层绿化的覆土保护形式,以便于今后考古研究工作的展开。
  蓬莱岛以覆土保护展示的方式,用浓密的绿色植物覆盖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丰满岛形。岛体周边从遗址岛岸线内退10m,预留出考古空间后注入太液池水。近岸设环状游览步道,并有小路可攀至岛顶绿树掩映中的蓬莱亭。沿登山路设雨水引流道,防止雨天地表漫流影响道路使用。岛上设多处舒缓的休憩场地,游人可以在自然优美的景观环境中饱览太液池的胜景。
  太液池东池
  东池与西池之间,以遗址公园东侧一级园路连接的路桥划分。东池水面略小,避让岸线遗址后实施景观水面只有2.6万m2,但水形饱满呈圆形。根据《西安大明宫遗址孢粉分析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成果所述,唐代温和偏湿气候环境下,生长着萱草科(Cyperaceae)、香蒲科(Typhaceae)的香蒲属(Typha)等水生植物。由于东池处于太液池水系宫墙内部分的末端,担负着东、西池水位高度控制的溢流作用,溢出水量即成为日常水体运行的循环水量,通过管道输往缓冲区用于向北环流的景观水系,因此我们在西北岸设置水生植物展示区,种植丰富的挺水和滨水植物,借助植物根系过滤形成净化作用,同时形成了优美的湿生景观区。游人沿木栈桥步入,增加了休憩观赏的空间活力。
  水道
  西池西侧水道遗址考古报告显示(《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水道主排水沟“开口距现地表深1.1m,已知长为109.5m、深0.76m~1.18m。沟西壁保存较好,陡直,壁面残存有部分砌砖,是在沟底两边的淤泥二层台上砌垒而成。东壁破坏较为严重,呈斜坡状,沟边已不整齐。”“此沟的排水方向,经在沟的南、北、中断分别测量东、西两壁砌砖底面和淤泥面的水平高差,证明沟内的水流方向应是由北向南。”唐代水系由西侧宫墙北段流进大明宫,在进入西池前流经水道区域。为充分留出遗址考古与保护的工作空间,我们避开了遗址水道位置,在其南侧设水道景观带。游人可通过两岸蜿蜒回转的步行系统徜徉于绿树鲜花之间,观赏长约800m左右涓涓溪流营造出的浪漫美景。
  西池北岸水道遗址连接西侧的夯土殿址,表面覆土较浅,不宜做植物栽种。我们采用覆土保护的措施,面层用细小砾石提示水道遗址位置,形成早溪景观。周边运用偏小型浅根植物,营造丰富的绿化层次,烘托水道回转绵长的性格。
  水循环系统
  根据历朝绘制的大明宫图和近现代考古成果分析,大明宫景观水源引自长安城北渭河,从西宫墙九仙门北经水道引流入宫中,在宫内由水道流经西池、东池后出宫。再经龙首渠沿西京东城墙外南流。本次遗址公园水系在园区范围内将景观用水组织为自循环体系,以避免水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在东池的东北岸设置溢水外排工程。水体先通过溢水口前部粗细砾石的物理净化,水面高度达到398.8m控制标高后流入溢水槽,经管线流入东侧缓冲区,向北由北夹城东向西,经过宫墙外2000m循环的循环水系,最后流入西侧缓冲区内靠近水道西端头的泵房储水池。在流经过程中,通过砾石渗滤进行物理净化;种植水生植物并放养鱼蚌进行生物净化;通过高差跌水产生曝气增加水中含氧量;结合泵房畜水进行除藻净化等多种生态手段保证水质达到优质景观用水要求,为游人创造一派洁净的浩瀚水体景观。
  结束语
  太液池,一片沉积着唐代大明宫悠远宫廷生活的生动水景,一片寄托着今人对遥远盛世年代追忆的灵感界面。我们感受她的辉煌与壮阔,探究她千年的胸怀。她像那盏“大明之镜”,照鉴过往与未来,提示我们要以尊重历史的心态发展进步,创造美好祥和的生命空间。
  主要设计人
  设计总负责人:朱小地 刘辉 结构专业负责人:马敬友
  项目经理:樊则森 设备专业负责人:郑克白
  建筑专业负责人:白俊 电气专业负责人:逢京
  景观专业负责人:刘辉 刘健 灯光专业负责人:郑见伟
  作者:刘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十设计所景观规划工作室室主任总工程师
  摄影:杨超英,《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
  刘锦标,《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
  收稿日期:2011年10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