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含元殿南区景观设计

张果 刘玉
  
建筑创作
2012年1期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南起第一座殿宇,皇宫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规制宏伟,地位尊崇。前朝区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置。含元殿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埋藏丰富,是唐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整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心、地标性景点,这一区域的遗址保护及景观设计对于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设计具有核心的地位。
  场地概述
  含元殿南区设计范围,东西长1287m,南北宽200m、最窄处为130m,主要包括含元殿遗址、东朝堂遗址、西朝堂遗址、昭庆门、含耀门、第一道宫墙、金水河。含元殿遗址是整个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地标性景点。保护好原有含元殿的柱础遗迹,有利于再现古都的历史风貌。设计中力求将自然景观、古迹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对场地竖向高差设计、种植,合理布局,引导游人遵循一个丰富的景观流线逐渐进入游览空间。
  设计原则
  设计保持原规划的总体格局不变,风格简约纯粹。充分烘托出了含元殿遗址的宏大,成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赏心悦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协调统一地构成了整体空间。设计注意保持与周边景观融合、与总体风格的协调性。采用整体连贯的设计语素,使主题空间的恢宏壮美与人性场所的细致秀丽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在残缺的遗迹中唤起对唐大明宫充满诗意的想象和回味,恢宏大气,质朴沧桑,自然生态。
  设计构思
  1.景观总平面设计
  含元殿南区是整个遗址公园相接处的过渡地段,主要以绿色植物种植为主,结合自然地形布置木栈道及透水混凝土步道,满足游人的运动休闲及文化需求。这个地区的人流量较大,因此景观植被设计中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寻找出一种展示与周围景区相协调的场所精神的方式,是设计的重点。使用历史记载的特色植物,自然园林构成了大景观的一部分,弯曲的园路将人的视线引向景色秀美的公园。
  2.铺装设计
  现状路尽量保留,设计现状树木平台结合,供游人休息。木平台提升亲和力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游览平台,更好地保护古迹。随地势变化的仿木栈道,解决了10m高差的问题,并配以简洁的透水混凝土道路。铺装设计主要以自然材质为主。
  3.竖向及排水设计
  结合总体设计理念,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测量标高点和场地周边规划道路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使室外场地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并能顺利的组织雨水排除,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
  (1)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资料,含元殿宫墙至龙首渠之间场地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含元殿遗址西侧南北高差较大,东侧场地较为平缓。
  (2)东西朝堂与含元殿遗址北侧存在较大高差,人行路线通过台阶和平台消化高差。
  (3)场地设计电瓶车道路与场地走势一致,道路坡度满足电瓶车行驶要求。
  (4)高程选用当地采用的基准高程。
  4.种植设计
  通过植物造景恢复遗址周边环境的原貌,运用植物材料营造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庄严、雄伟的气氛。根据历史记载及土样分析报告,选择常绿针叶树为基调树,如油松、白皮松,四季常青,松属植物具有独特的树皮纹路,主干通直,整齐壮观:以落叶小乔木和常绿阔叶树为辅助树,如绿梅、素心腊梅、红梅、桂花,均为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底层搭配少量的被类植物,如沙地柏、马蔺等,采用群植栽植方式,模拟自然状态。整体植物搭配体现大气的种植肌理,采用单一纯粹的树种搭配,作为背景衬托重要景观。以含元殿为轴线,设计大量的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分布于轴线两侧,使宫殿前区域保持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在植物体量感上保持一致,达到视觉上的稳定,烘托出含元殿庄严、肃穆、雄伟的气势。考虑到宫殿、城墙和植物的尺度关系,故采用大规格油松、白皮松。在含耀门、昭庆门及靠近城墙区域,点缀几株绿梅、素心腊梅,花色素雅、花香馥郁。岸边植物设计为垂柳、红梅、马蔺,红色梅花点缀绿色中,结合木平台体现自然,野趣。
  经场地调研后,尽量保留有观赏价值的现状树。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优化组合,最终保留12株树木,并结合新栽植植物,整体考虑设计。现场地形起伏较大,考虑到整体景观气势及空间氛围。设计植物顺应地形的走向,更强调含元殿周边的空间环境。优选护坡植物,如沙地柏、迎春、马蔺,管理粗放、生命力强,点景处结合置石,更凸显环境的生态性、自然性。通过植物造景,使含元殿遗址显得格外庄严、恢弘。
  5.水系设计
  经考古发掘证明存在唐代历史遗迹的部分,北端作为考古遗址相对集中的区域。包括“下马桥”、“上朝路”、“龙首渠”等考古发掘遗址。选取局部进行原址揭示展示,大部分遗迹则以回填土加以保护。对此两种情况,均在其四周加以玻璃围挡标示其位置,留给观光行为充分的历史信息及想象空间。
  考古依据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载:“龙首渠一名口水渠,隋开皇三年开……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经通化门外至京城东北隅,折而西流,入东内苑为龙首池,余水经大名宫下马桥下”。
  殿前渠道:位于含元殿遗址一层大台南130m,东西走向,渠道口宽3.65m~4m、深1.6m,渠水自东向西流。
  桥梁遗迹:上述渠道内,清理出三处桥梁基础遗存。中央桥址东西长17m、南北宽4.3m。……西侧桥址东距中央桥梁128m,东西长6.85m、南北宽4.65m。……东侧桥址西距中央桥梁129m,待考……
  含元殿南区整个水系东西侧高差较大,为使水面接近地面,形成良好的亲水效果,结合道路布置,将水面布置在不同水位,分三段循环:西段、含元殿南侧、东段。西段长度约为300m、含元殿南侧约为600m、东段约为300m;局部形成水面跌落,水岸以毛石铺砌,池岸与坡地自然衔接,岸坡以缓坡软质堤岸为主,结合栈桥,亲水平台等不同的护岸形式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变化性、人文性及生态性。护岸不设栏杆,缓坡护岸不仅满足了工程安全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人的亲水需求。
  作者:张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建筑规划工作室总工程师
  刘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建筑规划工作室主任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1年10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