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景观实施方案设计

朱小地 樊则森 刘辉
  
建筑创作
2012年1期

  2010年9月3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园仪式上致辞:“……两年来,大明宫遗址上不合理占压考古遗址的350万m2建筑全部拆除,大明宫遗址从不断遭到蚕食破坏的状况下得到了永续保护。同时,10万民众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极大地提升了道北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考古遗址保护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成果,惠及了城市环境建设,惠及了民众现实生活,证明了文化遗产不代表落后,不代表贫穷,不代表脏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能够成为城市最美丽的文化景观,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贡献最大的地方……”
  这个特别的工程是如何将保护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的呢?如何让大遗址惠及民生并成为城市最美丽的文化景观的呢?让我们回到设计开始的地方。
  设计缘起
  2008年9月11日,意外地收到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公司的委托,邀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遗址区的方案设计工作。委托书中对1300多年大明宫历史地位的描述以及纷繁的考古资料和成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历史文化窗口。能够以建筑师的身份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设计,且不同于历史建筑重建翻建这类的任务,是机遇也是挑战,更多的还是学习和思考。
  接手该项目之前,甲方已经举办过几次国际竞赛,其中很多方案的创意都比较精彩和丰富,但是似乎都在遗址和文保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这次甲方提供的任务要求比较务实,还花了三份委托的费用邀请了三家单位做方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日建设计、法国雅克,菲尔叶事务所),最后的实施方案在三家的方案中选出。时隔一个月,甲方又邀请我们参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景观实施方案设计”的国际竞赛,就这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介入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两个重要的设计项目。
  2009年1月17日-20日,在西安组织了持续三天的方案评选活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御道广场和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工程方案双双被评为第一名。
  2009年3月,接受了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的书面委托书,开始进行方案调整和施工图设计工作。
  这个结果缘起于“学习西安”。在大明宫御道广场的设计中,开篇写到:“如此重要的工程项目,对于任何外来的设计者而言,在工作的初始阶段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学习西安。我在被包括大明宫在内的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所折服的同时,更为西安市领导与市民追求现代化发展的雄心所感染。不由自主地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这项史无前例的城市有机更新的工程中来。因此,我们所考虑的内容不仅局限在建筑师专业的范畴,而是试图通过设计工作完整展现史诗般的恢宏场景,以此来表达对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的敬意。”
  学习西安
  “大国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起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史记·范雎列传》
  西安地处我国的中部,关中平原之核心区,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东起灞河山地,西至黑河以西的太白山地。具有管毂四方,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在冷兵器时代,其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优势及其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基础成就了其“千年帝都”的美名。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1140年之久。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建大兴城,唐代沿用为都,称长安城。长安城具有严整的规划格局,成为我国中古时期后来都城建设的典范,对外的影响力可见于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建制。
  西安人文荟萃,华夏人文初祖黄帝曾经居住在这里;西周和秦汉时期其社会经济文化都曾经达到过“盛世”;但使这个城市成为“世界之巅”的,当属唐代伟大的“长安城”,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修葺而来,面积达84km2,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发端于此,把中华文明、恒河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联系起来,相互贯通,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影响极其深远。
  今天的西安城留给世人最直观的印象是明清西安城墙,但“围城”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代西安的发展,早就超越了明清城墙的范围,并逐步形成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西安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有曲江新区、汉城湖规划、广云潭生态景区、唐城墙遗址公园等。通过学习“西安模式”的城市发展案例,我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同一概念,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文化遗产首先是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加以利用,利用不好或是不加利用,实质上是浪费和忽略了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合理科学地保护和利用好大遗址,是我们设计工作的重要立足点。
  学习大明宫
  大明宫是在唐这个时间节点出现在长安城的,公元634年,太宗李世民选址地势较高的龙首塬建造新殿。“贞观八年,置永安宫。九年日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百官献资以助役”(《类编长安志》元代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在唐代中期以前,大明宫不断扩建并几次异名。“龙朔二年,大加修葺,日蓬莱宫。咸亨元年,日含元宫。长安元年复日大明宫。初,高宗染风病瘅,以宫内潮湿,屋宇拥蔽,乃此置宫,”(《两京新记辑校》唐代韦述、杜宝撰)至高宗以后的唐代19位皇帝多听政和居住于大明宫,使之逐渐成为大唐王朝与太极宫同样重要的正宫。
  大明宫在长安城具有独特的地势优势,“北据高原,南望霜垲,每清天霁景,视终南山如指掌,宫城坊市,俯而窥焉。”宫殿群壮阔恢宏,布局严整。考古发掘证明,大明宫的平面形状,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西墙长2256m,方向北偏西0.5度。东墙由西北角向南1260m为北偏西12.5度,然后向东304m,再南折1050m),周围共7.6km。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共有十一个宫城门。墙亘是夯土筑成,仅城门两侧及城角处在夯土层的内外表面包砌砖壁。
  大明宫具有鲜明的前朝后寝式格局。前朝三大殿由南到北分别为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并两侧的省、院、馆、台等办公机构均居于地势较高的龙首塬上,自含元殿向北经宣政殿到紫宸殿北横路为宫殿区。前朝三大殿向北穿过紫宸门为大明宫后宫生活集中的的宫苑区,这一区域具有鲜明的园林式格局,太液池西池居中,东池略小,西侧还有水道槽渠遗址。西池中央建有蓬莱山,池岸四周考古遗存丰富,疑似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的基址很多。现存于地面之上的麟德殿基址就位于西池西岸,已经进行包砌砖壁的保护,其台基规模及建筑形制已经可以管窥一二。宫苑区内还有三清殿、大福殿、玄武门和东北段(骆驼岭)宫墙尚存高出周边地面的夯土部分,其余遗址多埋于地表土层以下。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设计原则及实践
  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明宫逐步展开的考古勘察工作已经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此次遗址公园的建设,相关文物部门近年又组织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和遗址普探工作。考古文保专家的研究成果是我们进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实施设计的重要依据,保护遗址安全和考古工作的长期有序进行是遗址公园建设的首要课题。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兴建,也是以拯救大遗址为前题,拆除占压大遗址的违章建筑,依托遗址公园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居住生活品质的“大手笔”,其关键在于工程实施中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合理把握。
  首先是保护,我们将尊重大明宫的原真格局,保护已有遗址永续存在和可能存在遗址区域不被扰动作为此次遗址公园实施方案设计的前题,基于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设计成为了我们工作的基本模式。
  其次是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利用,让大遗址惠及广大民众现实文化生活,设计严格遵循我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和国际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准则。
  从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出发,经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委员会的深入研讨,2009年以院创作委员会会议评审的方式确定了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大明宫遗址公园是一个依托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大型城市开放空间,有别于一般性的文化类主题公园,格局与展示均严格遵循考古成果设立,并为今后漫长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留有充分的延展空间。设计风格应该依据大明宫原有空间格局营造恢宏壮阔的苍茫遗址感,切忌出现干扰历史信息的‘假古董’和‘新杜撰’。”
  创作委员会清楚地界定了“不能干什么”的问题,对设计工作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把控作用。在遵循上述指导思想的同时,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大明宫遗址公园与圆明园等的地面建筑遗址的不同。由于大部分遗址均分布于地下,地面可见部分也均为夯土残存,因此在覆土保护层之上的设计处理均为轻体可逆性结构方式,以便今后长久的保护和研究。在设计中严格依据考古提供的遗址分布图和历史文献,对于公园内的可能存在遗址部分实施避让、保护、标示和适当展示。由于遗址公园面积广博,总占地达3.7km2,遗址分布广泛,大遗址区域保护与市民生活融合将成为西安极具吸引力的又一特色文化节点。对于如此磅礴的历史文化封存,任何今人的刻意雕饰都显得那么多余。对待唐代文化内容的表达,我们保持谨慎的虚怀态度,尊重历史遗存的生长状态,避免不恰当的人为雕琢对遗址氛围产生的负面影响。
  空间格局和总体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文化遗产、城市绿茵
  大明宫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其“历史格局”,因此设计方案尊重大明宫历史格局的真实性,依据考古勘测、史料记载及相关权威研究将遗址公园划分为三区,自南而北延中轴线分别为殿前区、宫殿区和宫苑区。殿前区起于丹凤门,止于含元殿座基以南的水渠。由御道广场和两侧左右金吾丈院组成。宫殿区南接殿前区,北侧止于紫宸殿北规划横路,历史上为大明宫三大殿和各省院等官僚署衙之所在。再向北至玄武门之间的部分就是宫苑区,包括了太液池、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等高台夯土遗址,历史上是皇帝后宫生活之所在。
  2004年,经过考古部门勘测,初步确定了大明宫遗址面积为3.2km2。但考虑到要确保遗址安全,所以在规划设计时适当扩大了范围,将面积增加到3.5 km2,相差的这0.3 km2,加上玄武门及其两侧的北夹城和西侧的翰林院遗址,形成了缓冲区,该区作为城市与大明宫核心区之间的缓冲空间,不是完整的历史格局,所以未将其划入其中一区。由于该缓冲区不属于大明宫遗址的保护范围,没有遗址遗存,因此集中进行高大乔木的密集种植,以秋季观叶乔木分隔宫墙和周边城市,形成“宫墙环碧,城市绿茵”的环抱之势。隔离繁华城市和遗址区,有利于营造遗址公园沧桑的历史感,凸显“文化遗产”的价值及重要性。
  宫殿区、宫苑区是历史上“前朝后寝”的基本格局之所在,是大明宫的核心区。在核心区、殿前区和缓冲区之间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主持设计了宫墙,宫墙以现代钢结构横跨于考古认定的原宫墙夯土遗址之上,展示了历史上宫墙的位置信息。御道南侧与缓冲区之间,由张锦秋院士设计了丹凤门博物馆用于保护珍贵的丹凤门墙基夯土遗址,此馆为整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唯一按唐风建设的仿唐建筑,其余大部分环境景观和中轴博物馆则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
  绿化系统设计:中轴通视,绿带环抱,收放皆宜,视廊联通
  中轴线是大明宫基本格局的核心,设计尊重历史形制和传统的宫殿格局,沿中轴线从南端丹凤门向北到太液池范围内无乔木遮挡,强调中轴的通视效果,东西北三面利用现状绿化和适宜的新增绿化带,形成环抱之势,衬托出中轴景观带开阔平展的空间构成。
  对应考古勘测定位,在确实无遗存区域进行适量的乔灌木种植,遗址区域只能覆土植草或土台或置石展示,坚决禁止种植乔灌木,避免植物根系对唐代文化土层的扰动。苗木品种严格依据考古和文献等研究成果,复原唐代植物体系,强化遗址公园主题。将周边遗址保护展示区块以乔木种植围合成绿化体系内的遗址景观区。绿化系统形成了绿带环抱遗址,遗址间视廊联通的基本空间格局。
  种植及景观主题设计
  宫殿区和宫苑区东西北侧绿地内种植宽厚的带状常绿林,作为支撑遗址公园冬季景观的骨干绿带。常绿乔木以油松、华山松、白皮松、广玉兰、桧柏为骨干树种,在保证冬季常绿效果的基础上,也利用不同树形和花色,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空间效果。
  宫殿区在一级园路外侧种植中低高度观花和色叶植物,成为春季景观亮点;夏季沿主园路种植行道树,仲夏观花的国槐和外侧绿地内茂盛的乔木林形成浓厚的夏荫景观;秋季以观色叶乔木集中片植在常绿林带外侧,形成园内主要游览区和周边城市道路透过宫墙看到的远景衬托。
  宫苑区内的植物品种类型丰富:太液池东侧清思殿遗址区种植以菊花为主题,烘托贫民以命换得进宫享乐一时的悲壮情愫;发掘大明宫东曾建有中国古代最早的皇家艺术学院——梨园的记述,在西池东南种植大面积梨花,营造“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意境;西池西南岸延续现有种植的果桃林,加以疏理补植,与麟德殿东南坡的樱花林连接成片,打造红粉缤纷的壮美春景;根据宫苑区种植竹林的历史记载,在西池南岸和三清殿区栽种竹林,谱写青翠掩映中的土遗址展示氛围。
  大明宫遗址土样孢粉分析报告中确定唐代文化土层有中锦葵科的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以及毛茛科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芍药(Paeonia)孢粉,由此可以断定唐代宫中存在此类品种的种植。因此在西池北岸玄武门南区种植了大片牡丹园,游人得以在遗址夯土台间畅游赏花,陶醉于一派饱含浓重历史气息的国色天香之中。
  为了遗址,学会放弃
  基于前面详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在大遗址面前,任何设计师的自我炫耀都将是多余的,甚至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泯灭。因此,在工作中很多的“创意”,都是为了遗址而放弃,下面汲取几例,罗列一二。
  1.关于宣政殿和紫宸殿的展示方案歧义
  宫殿区自含元殿座基地势高起成塬,中轴线上三大殿以及两侧省、院、馆、台基址均座落在龙首塬上。含元殿基址已经以青砖垒砌的形式完成了保护展示工作,其北的宣政殿和紫宸殿也已探明夯土基址位置。考古界认为含元殿之后历史上应为较平之地势,但由于农民取土,形成了一个大深沟,历史遗迹荡然无存。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同意了我们利用此地形在含元殿后建设“地下大明宫博物馆”的方案。此馆既满足了大明宫文物存放、维修、展示的需要,又填平了被破坏的历史地貌,恢复了含元殿到宣政殿之间宏大的空间场景。
  但对于宫殿区殿宇尤其是宣、紫两殿的建筑展示问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持谨慎态度,接受了文物专家的意见,放弃了展现大殿意向同时区别于历史形式的装置设计,也反对以钢构和高大乔木构成的所谓“展示装置”,也因此婉拒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我们认为,在考古勘察确定的夯土台基上覆土保护,用准确的土台轮廓表现和展示考古成果是比较适宜的方式。
  2.遗址密集区域的设计探索:寝殿遗址区
  寝殿遗址区位于紫宸殿北太液池西池以南,地下遗址丰富。作为宫殿区庄重的大型尺度场景向北宫苑区山水园林景观的过度,方案设计中将这一区域地表覆土层上铺浅表层草地和碎砂石,以轻型架空游步道连接各块休憩场地,间以残垣土墙和低矮植物带示意空间划分,形成类后宫院落的意向场景。结合场地在探明地下无遗址部位种植类庭院植物,既起到休息遮荫作用,又可调节空间视线节奏,使景观抑扬有致。但是,该区域历史遗存太过丰富,考古价值很高,为保证考古工作的继续进行,寝殿区最终以当地耐寒野生草地覆盖,游人今天看到的是一片宽阔平实的广博绿地。
  3.设计创意与文物保护的碰撞:麟德殿遗址区
  太液池西岸是以麟德殿建筑群为主要观赏点的绿化坡地区域。据史料记载,麟德殿利用殿堂回廊,可同时满足三千人规模的天朝盛宴,是大明宫内又一壮阔恢宏的大型建筑组群。麟德殿遗址已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夯土座基的砖砌保护性展示,根据史料中在西池西岸麟德殿东侧赏月的记载,结合麟德殿座基到西池西岸的坡地,在此留出了较为开展的望月空间,融入丹陛境界。坡地展示出宽广如巨毯的地面景观,隐喻出麟德殿基址的绚丽恢宏性格。设计方案经历了投标方案、深化调整和最终实施三次重大变更,也反映出我们对于大遗址建设的观念进步过程。投标方案阶段,利用坡地高差以分级台地方式营造出逐级降低的场地平台,使居于麟德殿基址下方的游人也能够具有从不同景深向东眺望太液池日景观和映月夜景观的动态观赏角度。台地两侧还设置了玻璃柱体序列,用以描绘梦幻唐韵的绚丽效果。专家们对玻璃柱体产生过于现代的造型和质感提出质疑,同时认为台地产生的大面积场地固化铺设有可能导致考古工作在今后无法开展。于是,我们进行了设计方案的调整工作,参照传统丹陛形制将场地设计为平展的坡地,赋以大唐富贵缠枝牡丹造型。丹陛图案由麟德殿座基东侧起铺设,穿过一级园路,向东延展到太液池畔。在穿越西池西岸道路遗址段落,设置轻型架空步道以避免对其进行硬化覆盖和承压干扰。由于考虑到丹陛图案下方也需具备继续考古的可能性。因此这轮设计中,我们提出了利用金属网架组合拼装形成表层石材的支撑骨架,用碎石铺设可逆性垫层作为基础稳定方式的办法,希望以此实现宫苑区内一个大尺度景观的创意性实践。工程实施过程中,文物专家在现场指出了大面积图案铺设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施工中改用的混凝土硬质垫层对今后考古工作形成的阻碍,最终放弃了全部设计。今天游人所见的场地景观只保留了南北两侧的台阶,中间丹陛部分代之以平坦的草地。应该说,作为设计师,我们尝试了以不同的语汇表达对大明宫麟德殿遗址区的理解,但从考古功能和文物保护专业角度分析,这些理解又存在不可融合之处。最终,我们尊重考古和文保专家的意见,将设计成果打造成为一个完整地体现考古和文保优先的设计作品,同时也使其充分展现了大明宫苍茫质朴的遗址公园特质。
  4.太液池展示创新方案的放弃
  太液池位于宫苑区中部,由西池、东池和水道组成,池中有岛屿,池岸多廊榭殿宇,是唐代后宫生活围绕其展现的集中区域。作为南北格局主轴线的折点和东西文化次轴线的主要贯穿线索,太液池成为大明宫“宫墙环碧、中轴对称”总体格局中最大的水系景观区域,“两池三岛、两轴交汇、两环同心”,成为大明宫宫苑区的核心。西池、东池注水区域从遗址岸线内退10m,水道在遗址南侧做景观水系展示,以便太液池的完整水岸遗址都能以覆土形式保护,避免对今后继续考古工作的影响。对于东、西池的注水区域,实施遗址覆盖土层零渗漏防水保护,得以在模拟展示唐大明宫浩瀚的太液池美景的同时,防止对池底的唐文化土层造成破坏。
  在最初的方案中我们提出了“水体取样,历史断层”的太液池展示方案,后由于技术的可靠性和环境气氛不能为大多数文物专家认可,只能放弃,仅进行了水面的恢复及池底遗址的保护工作。
  后记
  正如中国社科院安家瑶研究员在《陪同单霁翔委员检查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一文中所写:“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想法。我们文物考古部门想按照国际上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尽量保留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城市规划部门考虑这个公园的城市功能,希望公园的景观漂亮;投资融资方则关心周围建设的容积率和地价的升值;城市管理部门考虑将来便于管理和自身的造血能力。我们在遗址上走着,也交换着意见。不同理念的碰触,会产生出创新的火花。”回顾我们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设计过程,看看我们的设计建成的实际效果,也到处留下了各种思想和理念碰撞的痕迹。其中不乏创新的火花,美丽的火花,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不足和遗憾,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交流碰撞,总结经验教训,能逐步建立起更为科学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方法。让更多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的惠及民众,惠及子孙后代。
  作者:朱小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樊则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十设计所副所长
  刘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十设计所景观规划工作室室主任、总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1年11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