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明宫复原研究”浅议

侯卫东
  
建筑创作
2012年1期

  2010年10月1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园。搬迁了几千户居民,整治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域,花费了几十亿资金,使得原本淹没在杂乱环境中的千年历史遗迹得以辉煌重生,这一举动标志着近年来中国大力开展的大遗址保护与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遗址公园内,对唐大明宫宫殿建筑群进行了模拟缩尺模型展示,作为对遗址类展示的注脚,使得大明宫的内涵和更深的历史信息有所宣泄,当然我们所说的“宫殿建筑群”是后人想象复原的结果,简单说是本次几家相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和遗产保护工作的小团队所为。
  大明宫是我国建筑历史上广为称道的鸿篇巨制,其形制、等级、建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通过各种历史文献和实物让人产生种种联想,我国盛唐时期的很多历史人物,事件都与其相关联。大明宫在废弃后很快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寄居西安城市外围东北角。由于位于后来的西安城市圈外,大大减少了“建设性破坏”的机会,因而遗存至今。
  大明宫遗址在建国后经过了数次考古调查和发掘,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和发掘,对含元殿和麟德殿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对含元殿的保护,考古工作者对含元殿有了彻底的考古结论。到了21世纪初,大明宫遗址作为整体保护和展示的机遇,使得对大明宫的考古全面推开。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大明宫整体面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为复原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尽管有了较丰富的大明宫遗址考古资料,也有一定数量对大明宫建筑群在各个层面的描述,但是仅依靠这些,要进行真正翔实可靠的大明宫复原研究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对于建筑没有专门的资料,既无当时的设计图纸,也无建设时的施工档案,更没有使用、维护的详细记录。一些描述大多夹杂在对事件、人物议论之中,系统性和准确性因此大打折扣。例如史籍中描述含元殿遭遇大地震后“四鸱尾皆落”,但是由于没有对含元殿建筑的具体描述,因此“四鸱尾”到底指什么,反倒成为多年来含元殿建筑研究的疑难绝症。
  另外,考古遗址的发掘也相差悬殊,由于年代久远,遗址保存现况差距较大,目前所知中轴线上的含元殿、麟德殿、丹凤门、玄武门、重玄门等是几处保存较好、形制较明确的遗址,而紫宸、宣政等殿宇及更多的配殿由于地势原因保存较差。至于东西配院及其他衙署等则更差一些。大明宫后部的太液池是大明宫的特色之一,由于长期地处低洼,建设条件不好,所以遗址保存相对较好。总之,地形较为平坦,适宜建设的遗址破坏较甚,而地形起伏较大,不易建设的则保存相对较好。恰巧大明宫的中轴线前有龙首塬、后有太液池,因此保存的比其他附属建筑要好,这也是难得的机遇。
  发掘的遗址,有的可以看清轮廓,甚至柱网,有的轮廓已不完整,有的遗址叠落,年代先后难于辨认。因此,完全靠遗址很难描绘出清晰地建筑布局,更何况即使遗址再完整,其上部结构也是片甲不存,要使其从考古平面上升到立体的空间,更是难上加难。
  大明宫建筑的复原研究肇始甚早,含元殿、麟德殿和北面二门都曾是过去几十年建筑历史研究和复原研究的大手笔,傅熹年、杨鸿勋等大师对大明宫研究的贡献都曾是年轻建筑师顶礼膜拜的对象。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考古的限制,对大明宫整体形制的研究相对于其单体建筑的研究要滞后许多。当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还是相当丰硕,傅熹年先生在此前已发表了关于大明宫平面尺度与模数研究的文章。国际上也不乏对此有兴趣者,如日本、新加坡等都尝试过对大明宫建筑进行整体复原,但这些研究都由于缺乏考古材料支撑而缺少可信度。
  本次大明宫的想象复原研究是基于较为确凿的考古资料,同时吸收前人已经进行过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参加此次复原研究的各位同仁的大胆猜想,勉强成为对大明宫复原的一家之言,但是毕竟由于参加人员的学识所限、考古资料的不全,再加上时间的限制,这个复原的成果也是阶段性成果,随着考古的不断深入,对资料古籍文献的不断消化,大明宫的复原研究将会继续推进。
  复原研究的技术路线是发掘与整理文献,汇集有关大明宫的历史上各时期文献资料及研究报告。以最新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作为研究基础,以五十余年来其他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作参照,确定大明宫各主要建筑的位置。对大明宫现状环境进行踏勘调查,通过对文献及现状进行参照研究,从而推测大明宫原有的历史环境。以考古遗址显示与历史文献记录相互对照进行布局成图推测。收集吸纳已有研究成果,对其进行研究和归纳。单体建筑的复原研究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并以历史上同类型建筑的直接和间接资料为参考对象。在研究中严格区别有考古依据、或有文献记载、或根据史籍文献推测、或根据总平面完整进行的推导情况,以专题研究作为对大明宫各领域进行复原研究的参照和依据。
  大明宫的规模与模数
  研究从大明宫的规模起,大明宫用地基本为长方形,四周围墙中的东西墙走向略偏。南北新的测绘图纸资料显示大明宫的西、北宫墙并非为正方向,西宫墙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北宫墙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北夹城与之平行。其中,西宫墙长约2299m,北宫墙长约1164m,东宫墙北段(倾斜段)长约1314m,东宫墙南段约1063m,北夹城北墙与北宫墙间距约165m,东内苑东西宽约310m。
  大明宫在这样组成的空间内是如何布局的?根据中国传统的庭院布局,其大小是由一定的模数控制的,当然大明宫的模数古人并没有记录下来,因此只有留待后人来猜测。傅熹年先生已对大明宫的模数有所推导,认为是按照50丈的模数分割,根据本次考古资料的印证,应该基本是正确的,当然由于遗址并非毫无偏差,加上量取的方法不同,有可能形成误差,本次我们根据自己的计算,推出其也有可能是以56丈为模数划分区域。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东西方向除两侧的夹道外,基本是东西通畅的空间,没有联通的宫墙。南北方向已发现有五道宫墙,最南侧的南宫墙,往北依次为头道宫墙(含元殿两侧),二道宫墙(宣政殿两侧),北宫墙和北外宫墙。五道墙间南北总长为15倍模数,大约840丈,东西南侧较宽为8倍模数(448丈),北部较窄为7倍模数(392丈),其余主要建筑或院落之间基本是按照56丈的模数排布(按1唐尺=0.294m计)。当然也可以划分成步来计算,按照唐时每步1.47m计算,则核算下来,大明宫南部东西宫墙长896步=900步,八分900步则为112.5步,据此推测大明宫东西之宽可能是以长安宫城模数8×112步为标准并以900步取整,其除“九”之极数意义外,可能也是为了令西宫墙与其南部的里坊西墙取齐,南北总长约1600步。
  大明宫的地理环境
  大明宫的地势与地貌,古长安原处在岗阜地带,有著名的五岗环伺,这些岗阜都是西安的制高点,龙首塬是其中之一,龙首塬起于长安城中,迤逦蜿蜒至渭河边,当时唐朝皇帝选择龙首塬建筑宫殿。就是由于长安城中地势过低,天气晴朗在龙首塬上可以清晰看到终南山。除含元殿外历史记载其余宣政、紫宸二殿也在高地,因此其选址可以形容为借山坡下南面为殿前广场,直至丹凤门,以坡下北面为太液池,建造苑囿。东西两侧均低于中轴,建衙署馆驿。独三大宫殿高起于周边,显示皇家建筑的权威和意向。
  大明宫的水网
  大明宫作为皇家宫苑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建造和利用,长安自古水资源丰富,当时的唐长安城除八水环绕以外,还有各类漕渠供水和运输。大明宫的水网以龙首山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其排水设施是有机组织的渠道,分为主渠与向其汇水的大量支渠。
  北区以太液池为汇水中心,太液池水主要来源是自西引来的永安渠水,另一源头可能是引沪水经龙首渠、积翠池、凝碧池而来,但有待证实。此外,龙首山上集贤院的清泉亦流入太液池。龙首山北坡的汇水主渠有东、中、西三条,分别汇至东西池问连通渠道、西池南岸、西池西部入水渠。龙首山南部有自浐水引来的龙首渠,东西穿越殿前区,龙首山南之水汇入其中,又在东内苑内引水为龙首池。
  大明宫的功能分区
  关于大明宫的功能和分区,据前文“平面模数、尺度与规划研究”及目前已知的遗存分布特点,大明宫按照功能可分为三区(不含夹城),这三区的分布,也是紧密结合了地形特点的。
  1.殿前区:南宫墙(长安城北郭墙)至含元殿两侧横墙问8×4个单元的区域,此区域内主要包括中央的南北御道、朝堂及金吾仗院。建筑稀少,主要是作为进行大型礼仪活动的广场之用。此区占据龙首山南平广之土地。
  2.朝寝区:以宣政殿为中心,自含元殿两侧横墙至左、右银台门间东西连线间8×4个单元的区域。此区域分为中心宫殿区和东西衙署,中轴线上有宣政、紫宸二殿及其相关设施、仪门等,北部围绕紫宸殿布置着延英殿、浴堂殿等密集的宫殿建筑,是为居寝之所。东西为中书省、门下省等大量官署建筑,是为布政之所;间以第三道横墙隔断。此区正处于龙首山之巅,其南、北边界也基本是龙首山的边界,只有其东南部地势较低。目前除中轴线建筑考古迹象比较清楚,复原较为可靠外,衙署建筑迹象较为模糊,考古尚不能给出清楚地结论,史籍上的记述也语焉不详。因此这部分的复原相对想象的成分更多一些。
  3.池苑区:以太液池蓬莱岛为核心的8×6个单元的区域。此区域南以太液池为中心。为宫中后苑,多有游憩便殿、亭台阁榭,如宴集所用之麟德殿、设有马球场的清思殿,太液池边有回廊四百间、太液亭等。此为龙首山北的凹地,其南部东西两侧又为龙首山北凸之支脉相夹。区北多为别殿、别馆等。此外,已知大明宫中的宗教建筑,除明德寺外,大角观、玄元皇帝殿、三清殿、大福殿(又称大佛殿)、护国天王寺均分布在北宫墙以内8×2个单元的区域内。为宗教活动的集中区。此区地势平广少起伏。这一区间的建筑,麟德殿,三清殿等均有确切位置和文献互为印证,其余考古遗址很难分辨出完整的院落和殿、门、厅堂,因此大多根据史籍的描述参照考古的遗迹轮廓想象推断,其可信度尚待进一步深化。而太液池的池岸经考古认真区别认定,其池型比较可信,且岸边多有建筑、廊桥、亭榭遗迹保存较清晰,也对界定池型非常有用。总的看来,太液池南岸靠近宫殿区,其池岸有廊庑与宫殿区相接,且岸边多建筑。北岸离宫寝区较远,池岸以自然叠型为主,多山石、草木。岸上据记载为蓬莱三岛,本次比较清楚地是蓬莱岛,其上原有蓬莱阁遗迹。其他方丈、瀛洲二岛则不宜界定位置。本次复原只是在考古迹象中推测二岛的位置,对其命名则尚不具备条件。太液池分为东池、西池,东池较大,西池很小,池型随意圆通。
  除此而外是北夹城,大明宫南墙为长安城北城垣,北墙则在城外,为了防卫及礼制要求,做成重城。分别设玄武门和重玄门。其间只有一进模数的空间,目前没有更多建筑迹象发现。
  大明富的宫门与路网
  大明宫的宫门与路网格局是大明宫布局研究的难点之一,尽管门址从考古报告看较为明确,其设置符合宫禁之制:大明宫南面开三门,正中丹凤门,左右各为望仙门、建福门,加上东内院的延政门共四门。北宫墙三门,中间玄武门,东西银汉、凌霄,加上重玄门也是四门。东西向开门较少,分设左右银台门各一,西北侧另加一个九仙门,东侧未见记载。大明宫的二道横墙上,每墙上东西对称各有门,(主门前又有仪门)每侧三门,并有一条道路贯通,推测此两路应为贯穿大明宫南北的道路。西路南始自建福门,越光范、昭庆、光顺门,再向北后经麟德殿东,穿太液池西渠(渠南发现有一段路址),再向北或自凌霄门出,或东折至中轴线从玄武门出。东路南始自望仙门,穿越昭训、含耀、崇明门,向北穿越宫殿区东部与太液池东、西池间,再向北或出银汉门,或西折至中轴线从玄武门出。
  考古记述在西宫城的内外均发现有路土层,据此推测大明宫沿城墙内外均应存在顺城道路,其修筑的目的,应是为了便于禁军巡视,或前者是因后者形成。
  大明宫东宫东西向有左银台门。其间应有东西通道。可惜考古未见直接证据。其内之西南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道路一段,推测其应与左银台门内的道路连接,为通向宫殿区的道路,也可能向西连至崇明门所在的南北大道。
  太液池的西岸发现有临池道路,已知长88.5m,宽约15~25m。此路或环绕太液池池岸。
  至于此主干道路之外连结各建筑群落及建筑群落内部的道路分支,则完全是布局复原设计中推测确定。所以复原图中很多道路明显不合理也是在所难免。
  大明宫的单体建筑复原
  除对于这些整体布局的研究和推想外,最大的任务仍然是单体建筑物的复原。单体建筑的复原工作量尽管很大,但并非我们这次研究的重点。对于以往已经有一些复原成果的,我们尽量沿用,如麟德殿的复原,含元殿的主体结构,玄武、重玄二门等。对于像含元殿、丹凤门这样有争议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我们提出自己对复原研究的看法,可能和大家已经有印象的形式有所不同,如含元殿大家都认为是重檐庑殿,史籍上也这样记载,但经过我们推测,含元殿的现有柱网要承托重檐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这点傅熹年先生在有关文章中也已经有所揭示。至于丹凤门,则是考古所揭示的最独特的城门结构形式,丹凤门城台为五门洞,与唐长安城发掘的其他门址不同,其门洞与墩台的宽度相差很多,唐长安的明德门等的门与墩都是等距排列,因此其上部结构也可对应设置,而丹凤门的门道宽达9m。而墩台的宽度仅2.5m,因此可以断定城台上的建筑和下部城台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而非简单的等分间数即可。有鉴于此,我们想象城台上的建筑不是按照常规的城台与城楼建筑的相对尺寸去等分,而是按照其可能的建筑合理性来推敲。这些都作为复原研究过程中对唐代建筑的一种解读。
  古建筑的复原研究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近些年涉及此领域的专家较少,能有机会尝试做一些工作已属幸事,更何况是大明宫这样的公众瞩目的项目,因此不足和谬误在所难免。
  作者: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1年11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