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BIM(Revit)的软硬件配置

陈宜
  
建筑创作
2011年12期


  两个问题
  作为一个在设计院工作了十几年的IT人,最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做BIM,我需要更换我的电脑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的标准回答方式往往是先问两个问题:“你项目的规模有多大?(涉及模型的大小);用BIM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涉及所用的软件和模型的详细程度)。”然后,我的答案几乎99%都会是:“是,你需要换掉您的电脑。”而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很想省略前边两个问题,直接回答说:“是。”
  当然,对于一个BIM项目,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来说,不可能用一种软件完成所有的工作,从前期方案阶段可能用到的SketchUp、Ecotect、Rhino,到深化阶段用到的Revit、Catia、Navisworks,再到后期表现阶段的3ds MAX、Maya,以及各种专业分析及出图软件,如Midas、Etabs、Tekla、SAP、Ansys、MigiCAD等等,每种软件对配置的要求都会不同,也无法一一去研究说明。所以这里只针对在AEC行业很有市场发言权的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的软硬件配置做一次小小的探讨。
  针对Revit软件的软硬件配置
  1 崩溃
  其实一般建筑设计院从20世纪(似乎已经很漫长了)90年代甩掉图板以来,发展到今天,所使用的计算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四核2.8G+4G内存+1G显卡的配置已经比比皆是,更高一些的也并不鲜见。但是说到BIM,这些设计院里的标准配备则往往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了。如果你打开一个Revit模型,等了十几分钟,得到的却是一个“内存不足,无法载入”的提示窗口的时候,恐怕脑子里只会剩下两个字:崩溃。
  这种现象当初还不是那么明显,记得2006年我还是在一台惠普TC4400笔记本(T5600+1G内存+集成显卡)上装的Revit Building 8,编辑有点慢,但是打开模型浏览旋转几乎从来没出过什么问题,可是越到后来,Revit对硬件的要求就越高,2009年Autodesk出了一本叫《Model Pedormance Technical Note》的白皮书,头一章就专讲了硬件配置的问题,看看当时的推荐配置,而到了最新发布的Revit2012,Autodesk的推荐配置。时间过了两年,软件也升了两版,Autodesk的推荐配置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请注意上边那个“或更大内存”,于是……你懂的。
  2 合适硬件配置
  当然,对于设计师来说,最好每个人都能配上一台高性能图形工作站《HPGW》,再挂上两个大屏,以便在等待渲染的时候顺便跑跑极品飞车什么的。问题是,这样的配置起价就要数万元(超级变态的个人HPGW达到20多万元),而且就算豁出去配置了,过几年再看也就是值个白菜价。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每个人都会希望能有一个最合适配置方案,换句话说,就是速度不至于影响我的工作,成本也不至于让我想起来就心疼的方案。
  可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却又不得不回到最开始问的那两个常问的问题:①你要做的BIM项目的规模有多大?大致来说,建筑面积不超过2万m2单专业模型,如果不总是纠结在变态的渲染、导出等工作,一般配置高一些的PC机应该还是能够胜任的,当然,如果项目形式比较复杂,有大量的标高和曲面,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要是有一天你不幸遇到了这样的方案,不要拿板砖来拍我:②你项目使用BIM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傻,其实却是最重要的。它不光与你的配置相关,而且几乎是规划整个BIM项目的基础,说起来完全可以写一篇大文章。在这里只简单讨论配置的问题,我们知道目的仅是为碰撞检查所做的模型和为出施工图所建立的模型的差别是数量级的,当然与之对应的电脑配置也有很大的差异。简单地说,模型的LOD(Levels of Detail)每增加一级,你的配置就要高出好几级。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具体的硬件配置给Revit带来的影响吧。
  (1)CPU
  CPU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有多快”的问题,而变成了是“有多少”的问题。很遗憾的是,Revit软件对于多核/多处理器的支持并不是很好,当然,多核对于Revit的运行性能还是有一些提升的,Autodesk声称大概可以提升20%左右,但是并没给出明确的测试数据。我估计这些提升是由于操作系统性能的提升而不是来源于Revit本身。从Autodesk发布的技术文件上看,Revit大概只有打开文件,保存文件,渲染以及墙连接清理的时候才应用了多线程技术。而且特别说明的是,Autodesk为了墙连接清除命令在Revit.ini里面还特别设置了个选项开关:
  [PerformanceOptimizations]
  ParallelWalldoins=ON/OFF
  (再顺便提一句,2012版中Revit.ini文件改变了存储的位置)
  而且对于四核以上的配置,即使在渲染的时候,Revit也没有带来比四核处理器更大的好处。
  (2)内存
  我对内存的观点很简单,在你的主板支持的情况下,8G起步,越大越好。所以一个64位操作系统是必须的。现在,除家庭基础版外的所有64位Windows7系统最大可以支持到192G的内存,当然,即使你愿意,你的公司也不会为你配备这么变态的工作站。Autodesk给过一个数据,你的内存大概需要调入模型文件的20倍大。换句话说,你要调入一个100M的模型文件,就大概需要2G左右的空闲内存。而尤其要注意的是,Revit的有些功能是十分消耗内存的,比如打印、渲染、导出、以及打开老版模型时的升级操作等等,做这些动作前,最好事先保存一下你的模型,甚至重启一下你的Revit。再说一句,有些人喜欢打开模型后就从不关上Revit,因为嫌打开模型速度太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Revit和Windows都有一个毛病,有时候要Restart一下才好(Autodesk的建议是一天一到两次)。
  (3)显卡
  Revit不是3ds Max,没有人会没完没了的渲染。单从建模的角度上来说,Revit对显卡的要求并不高,我们知道,Revit和3ds MAX一样,集成的是mental ray渲染引擎,这个德国公司已经成了NVIDIA公司的子公司,也许从这一角度上说,对N卡的支持会相对来说好一点。Autodesk并没有对图形处理器(GPU)做自己的加速,而是通过Direct3D进行硬件加速。可是有些情况下,在Revit选项中会看到这样的提示:未知视频卡。
  这是因为缺省的Windows显卡驱动没有被Revit识别,这时候可以尝试通过http://usa.Autodesk.com/adsk/servtet/cert?siteID=123112&id=16391880来查找相应的显卡驱动来更换掉现有的驱动。
  (4)硬盘
  在这里,并没有讨论硬盘的问题,因为对于Revit来说,硬盘的配置和其他的应用软件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对个人工作站来说,500G-1T的企业级硬盘应该差不多了。当然,为了安全,做个RAID也未尝不可。
  (5)测试
  下边我们来做个具体的测试,看看PC和工作站的区别,测试环境如下:
  样本A:i7-870(2.93G)+8G+GT420(PC)
  样本B:Xeon X5600(2.8G)+24G+quadro 4000(HP工作站)
  测试软件版本为2012版Revit Architecture,模型大小为290M,没有链接。
  ①测试一:打开模型
  样本A:3分11秒
  样本B:1分23秒
  ②测试二:三维视图渲染
  样本A:71分14秒
  样本B:19分48秒
  ③测试三:旋转浏览模型
  从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到,对于这样级别的模型,样本A打开模型时候虽然较慢,但是还应该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在旋转模型时两个样本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渲染的时候,两个样本的差别就完全体现出来了,而且,由于工作站进行了合理的优化,系统资源比较能够充分地利用。
  好了,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大概可以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配置了。
  当然,最后一个配置只运行Revit有些浪费了,把Rhino、Catia、以及各种分析软件应该都跑一跑才能体现出价值。
  3 合适软件配置
  说完硬件配置,再来说说软件的配置,Revit对于软件本身的性能配置的选项很少,我们可以通过对Windows一些参数的调整来略微改善一下Revit的运行环境:
  (1)修改系统的虚拟内存,原则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同,大小至少为你实际内存的一倍大。
  (2)按下列方式设置Windows的视觉效果。
  (3)把临时目录转移到一个大点的分区上。
  项目规划、工作集和链接
  而更有效的方法其实是合理的项目规划,也就是善用Revit的工作集和链接。本来从理想的角度说,最完美的模式无过于所有信息集成于一个模型,各专业和工程相关的工作都基于这个模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是几万平米高LOD的项目,要想把所有信息绘制在一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几乎就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所以,在搭建前对模型进行合理分割,或按楼层、或按区域、或按专业、或按系统单独搭建各子模型,最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子模型通过链接方式整合,这样做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省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设计过程中的共享与协同是一个大问题,在这里只说几个基本原则,最好的协同方式还需要根据自己团队的习惯慢慢摸索。
  原则一: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应该都在自己的本地文件中进行,只有当同步到中心文件或者重新载入工作集时才与服务器上的中心文件发生关系。
  原则二:设计师完成工作关闭模型时,最好释放工作集的编辑权限,以便其他设计师可以签出自己需要的这些工作集编辑。这样比把图元借来借去实用得多。
  原则三:事先确定项目定位点(例如建筑专业轴网的最左侧一根轴线与最下方一根轴线的交点),并将该定位点与项目基点对齐。这样方便在链接中就可以采用“原点到原点”的方式自动定位。
  “云”
  最后,既然本文主要说的是基础配置的问题,就免不了也来谈谈现在正热闹的“云”。就像BIM无可争议地已经成了AEC行业的发展方向一样,应用HPGW云来进行工作也无疑成为了BIM的发展目标。
  云时代无疑已经来临,有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当年还飘在天上的“云”如今终于落地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感受到了云计算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比如Gmail、比如Google Earth、比如搜狗的云输入法,比如Apple iCloud。与此同时IT也从传统IT慢慢地向私有云发展,并最终会向混合云和公有云的方向前进。
  我们知道,云计算有三个层次:基础设施级服务(IaaS),平台级服务(PaaS)和软件级服务(SaaS)。从去年开始,各大IT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laaS和PaaS方案,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IBM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平台已经搭好,现在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风,当然就是直接面向我们的SaaS。于是也就是在去年,Autodesk推出了AutoCAD WS,这标志着Autodesk已经正式开始试水云计算。AutoCAD WS让我们可以在浏览器、iPhone、Android上处理、分享我们上传的AutoCAD图档,换句话说,它让AutoCAD有了移动的能力,也许现在我们还会觉得它不是那么完美,但这的确是很有意义的一步,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它甚至会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
  但是,如果等到Revit这种重量级的产品真正移植到云计算,恐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毕竟现在连AutoCAD WS也还不支持三维图纸。当然,我们也看到过AEC企业构建内部私有云的报导,可是同样很遗憾地发现由于规模和虚拟化程度以及应用软件等原因,他们在企业内部搭建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或者说只是达到了一种类似云的虚拟效果。云计算的优势毋庸多言,然而云之路未必一片坦途,2011年4月,向客户宣称“不会遭受宕机之苦”的亚马逊(amazon)网页服务器宕机事件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云计算安全性的疑虑,而在IDC的一项调查中,有超过80%的企业认为安全性、可用性和性能是云计算面临的重大挑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云计算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对于BIM来说,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何保证BIM模型在云端的安全?如何保证设计人员可以流畅地在各种终端上操作?是否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资源的弹性分配?当然,许多问题在传统IT内也存在,但是毕竟云计算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所以,不管如何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是相信,作为最终用户,在未来我们会看到真正实用的集成了CPU运算能力和GPU的图形能力的HPGW云,更或许我们能够选择不同功能的“BIM设计云”,“BIM管理云”,“BIM渲染云”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通过不同的终端,在一个BIM模型上来完成我们不同的工作,为此,让我们双手合十说一声:阿门。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