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莫以善小而不为”:从百子湾高尔夫俱乐部谈小型建筑创作

高一涵
  
建筑创作
2011年10期

  “莫以善小而不为”,这里引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名言,不是讲做人的道理,而是借其意谈谈小型建筑的创作,不要因为建筑小就轻视它而无所作为。小型建筑是体现建筑师创意的土壤,如果我们轻视了它,无疑丧失了很多创造建筑精品的机会。在这里介绍一栋不足10000m2的建筑,就是这座小小的建筑,从设计到完工历时五年之久。
  说起高尔夫俱乐部,您眼前也许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舒缓而深远的坡屋顶、砖红或米黄色调的石材或木质墙面,一栋充满休闲味道的房子,置于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上。是的,高尔夫运动作为现代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从1916年传人中国以来,一直传承着英美高尔夫文化的建筑特色。然而,一栋位于现代住宅小区内的以高尔夫为主题的运动俱乐部是否仍延续这种休闲乡村的建筑风格呢?是将高尔夫特色体现到极致,还是完全摒弃传统风格的高尔夫建筑而另辟蹊径?这是我们在设计之初面临的重要选择。
  业主雄心勃勃,想建一个集合高尔夫练习场、培训基地、体育用品售卖,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小型综合体,并将它打造成北京地区最顶尖的高尔夫运动俱乐部一要求其建筑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一流的精品。我们很快意识到要达成业主的要求,就必须跳出传统模式另辟蹊径,要让这栋房子看上去不那么像高尔夫俱乐部,而更像一个年轻,时尚、简洁、新鲜的文化建筑。
  总建筑面积不到10000m2(其中地上面积不到7000m2),在这样小规模的建筑中,要容纳繁多的使用功能,我们必须以整体形象取胜,避免建筑外形零碎而不完整,这是小型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
  脑海中浮现出一栋漂浮在绿地和水面上的白色建筑,白色Gropius扭转体从地面升起,轻盈地漂浮在空中,纯净空灵的玻璃盒子,穿插在扭转体之间,漂浮在浅浅
  白色扭转体内容纳集中的体育用品售卖空间和顶部的高级会所,玻璃盒子内为门厅、咖啡厅等公共空间,高尔夫练习场则位于建筑的背面,朝向北侧的球场绿地。在玻璃盒子和白色扭转体的穿插中,留出一些室外和半室外空间,作为户外休闲场所。整栋建筑虚实结合,空间层次丰富。
  接下来的问题是,选用何种外部材料?对于小型建筑来说,外部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掌握以下原则:①选定一种主要材料作为主要建筑语言,富有特色、运用巧妙的材料能为建筑增色不少,②确定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的使用比例,次要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面积不能过多,应与主材形成合适的比例和相互映衬关系,切忌“喧宾夺主”,③材料的运用应与建筑体型相应,才能形成体积感,而不是铺贴和堆砌。
  在本案例中,我们想要营造一栋白色建筑,通过何种材料来实现?涂料、石材、外墙挂板还是彩釉玻璃?我们发现这些材料给人的感觉不是过于厚重就是过于平板,与想象中轻盈漂浮的感觉相差甚远。我们期望的“白”色是含蓄的、半透明的、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是一种富有层次感和空气感的“白”,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青纱薄雾,隐隐绰绰。
  所以我们想到了“双层皮”的概念,通过里外两层白色外衣来包裹,外面一层是白色金属穿孔板,形成半透明的白纱,里面一层是白色涂料的实墙面,作为基底的白色。为了采光和立面层次的需要,我们在里外两层皮上开了若干富有构成感的窗洞口,这些窗洞时而里外重合,时而里层有外层没有,白天我们看到的是外层皮上窗洞口,而夜晚,里层皮上的窗洞就透过外层薄纱浮现出来,形成有趣的光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室外效果还是室内效果,建筑都是富于层次和变化的,这种戏剧化的效果让我们激动。
  那么,金属穿孔板就成为最关键的外墙材料。虽然金属穿孔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建筑材料了,但要用得好,用得出彩却并非易事。我们考察了北京地区很多金属穿孔板或金属格栅的项目,却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范例,遗憾之余也感到非常意外。这些项目有些是局部运用穿孔板,感觉很廉价,容易让人联想到空调机位的挡板:有些项目整体运用穿孔板,但是外观像集装箱,从室内看有一种眩晕和封闭的感觉:有些项目运用方形金属格栅,不论怎么看都有一种身处“牢笼”的感觉……。我们还搜集了国内外相关资料,通过现场考察和资料搜集,更加明确了要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穿孔率和孔径:控制合适的穿孔率和孔径至关重要:孔径过小、穿孔率过小,会失去通透感,且影响室内采光效果:孔径过大、穿孔率过大,又会因为过于通透而背后的龙骨就会很明显,削弱了整体感,且从室内看“牢笼”的感觉就会很突出。
  穿孔板与背景墙的距离:如果穿孔板紧贴背景墙或距离很小,就不会有层次感和空气感;距离过大,则会削弱两者之间相互层叠、影影绰绰的关系,因此两者间的距离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本案例中穿孔板外皮到背景墙外皮距离为700mm)
  穿孔板和背景墙的颜色:光线在穿孔板和背景墙两个界面之间进行反射、漫反射,因此穿孔板和背景墙的颜色越浅,被吸收的光线越少,室内采光亮度越高,而且光线在反射和漫反射的过程中能将穿孔板背后打亮,这样从室内看就不会有“牢笼”的感觉。
  穿孔板的板块大小由于穿孔板每一板块的边缘都有一定宽度的不打孔区和窝边,以保证板块的强度,使之不易变形。如果采用小尺寸板块,那么龙骨较多,立面就会显得较碎:如果用超大尺寸板块,则应在中部设置若干加强肋。本案例采用宽1.2m,高3m的板块单元,窝边厚度30mm,高度方向设置两道加强肋,不打孔区宽25mm,能有效遮挡背后的龙骨。
  穿孔板的连接方式:由于是外露龙骨式结构,我们希望穿孔板的连接方式是简洁美观而坚固耐用的。设计关键点有:①平整度,板块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缝隙,采用可调节的安装方式;②耐久性,由于暴露在室外受阳光和雨水的侵蚀,板块和各部件应有防锈防腐蚀的措施,本案例的穿孔板块和龙骨均采用氟碳喷涂铝材,当金属铆钉与铝材相接触时应有防腐蚀措施,并与主要观赏面脱开,以防锈蚀痕迹影响外立面:③转角和洞口收边,必须笔直利落、有体积感,采用45度斜角相接。
  通过与业主和幕墙厂家的反复讨论和比较方案,直到制作出大型样板上墙试验,我们才最终确定了穿孔板的选型和安装方式,达成现在的效果。
  其他材料如玻璃幕墙的型材样式和转角节点也同样经历了反复修改和试验的过程(图8),从建成效果看,基本达到了纤细、精致的效果。石材水幕墙和花拼石材幕墙的粗犷与金属穿孔板和玻璃幕墙的精致形成了质感和虚实的鲜明对比,凸显了建筑的纯净质感。
  本人全程负责了这个历时五年的项目,深切体会到小型建筑的规模虽小却不简单。要建造出真正的建筑精品,建筑师不但要统筹控制室内精装,室外景观和照明等专业设计与建筑主体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建筑作品,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细部设计、材料设计中去,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细部和控制它们的质量上,这需要建筑师具备很强的细节掌控能力,对建筑师是严峻的考验。在这一方面,我们和国外建筑师是有差距的:我们往往眼高手低,对于精彩的细部有很强的鉴赏能力,但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细部却知之甚少;我们往往只敢引用图集上的成熟做法,却轻易不敢尝试新的不一样的做法,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起来的,越是墨守陈规、不敢创新,我们的脚步就越停滞不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因此,作为新一代建筑师,我们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责任感,不是交完图纸就万事大吉了,而要积极参与到项目深化和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去,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学习,“莫以善小而不为”,才能建造出真正的建筑精品。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一号小区内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四设计所4A6工作室
  方案原创:张江涛 高一涵
  设计人:高一涵
  作者:高一涵,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四设计所4A6工作室一级注册建筑师
  摄影:杨超英,《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