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理解建筑理解女建筑师

——访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理事长黄薇

本刊采编部
  
建筑创作
2002年4期
  问:作为一名建筑师,您对“建筑”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黄:如果离开某一个特定的建筑来谈建筑,也就是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我想只能从建筑的基本属性开始,虽然这与当今崇尚“理念”的潮流似乎格格不入。人们开始从事建筑活动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建筑的风格样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些属性几乎贯穿建筑活动的始终,正是由于它们的永恒存在,建筑才成为“建筑”。
  1.“功能”属性
  建筑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满足人们某种活动或“体验”所需要的场所,这个场所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带有任何表情的空间,但它一定要能够很好地引导人的活动,并给人以所期望的感觉。我们应该追求空间的创意,丰富人在其中的“体验”,但我不赞成建筑抛开功能只玩儿概念,使建筑沦为一种“装置”或概念的注脚。
  2.“建构”属性
  以往我们谈到作为实体的建筑,常用“技术”这个词与其匹配,最近看到富兰姆普顿写的《建构文化研究》,发现“建构”(tectonic)这个词对于描述建筑实体是最恰当不过的。“建构是连接的艺术”,它不仅包含了器具的实用性,同时也赋予它们审美判断。因此“建构”是衡量人类物质文明水平的基本标志。密斯早就说过:“建筑开始于两块砖被仔细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在密斯的作品中看到的不仅是流动的空间,还看到“建构”的逻辑,那些经过仔细推敲而又不留痕迹的节点,显示出极高的“连接”水平——逻辑的、精准的、简洁的。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也是“建构”文化的典范。从柱子、额枋到斗拱、飞椽,整个连接体系都是受力与审美的高度综合。但是,近代的中国浮躁之风盛行,人们急功近利,只追求表面的虚华,不讲究“建构”的逻辑和精准,整个社会的制造工艺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是全社会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中国的现代建筑为什么不能进入世界优秀建筑的行列,我认为主要不是“理念”的问题,而是“连接”的问题。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多研究一点“建构”,这比制造太多的“理念”更有意义。
  3.“环境”属性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器具,它不能任意移动和摆放。一栋建筑的高低、宽窄、形、色、表情,都是受特定的场地环境限定的,任何一个没有环境限定条件的设计都不能成立。反过来,建筑又通过自身的存在进一步限定其周围空间,并赋予他们新的意义。因此,我反对不顾地点,随意搬弄形式。
  4.“文化”属性
  一切人造之物都必然带有文化的印记,建筑作为最大的人造之物,一直是人们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对象。其实,“建构”已经包含了一部分文化的因素,但人们总是要赋予建筑更多的文化内涵(包括色彩和符号),这也是建筑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的今天,符号对于文化认同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问:能否结合您自身的创作实践,谈谈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黄:我1987年参加工作,14年来,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了不少工程,其中有一些只参加了方案设计,如:加蓬议会大厦、济南电力大厦、北京教育中心等。有一些工程由于投资方的原因没能实施,如:燕海中心,苏州科技会堂等。所以我真正主持设计,并且付诸实施的项目大约有8、9项,包括现正在建设中的烟台体育中心、河南体育场、中关村化学所科研楼和海淀文化艺术中心。这些工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教训,一一列举出来,与大家共勉。
  1.塔那那利佛体育馆
  该体育馆的设计构思源于“气候设计”的概念,即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来解决建筑的使用问题,从而达到“少费多用”,节约能源和运行资金的目的。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岛国,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属副赤道雨林气候,终年温暖,日照充足。在对当地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做了实地考察后,体育馆设计采用了自然通风的方案,即除了比赛大厅设有机械通风(无空调)设施之外,其余部分均为自然通风。比赛大厅上部设排气窗,下部观众厅入口顶部漏空作为进风口,使观众席有良好的通风,必要时还可开启机械通风装置进行强制排风。休息厅以看台为顶,三面开敞,形成一个既遮风挡雨,又凉爽透气的半室内空间;因为休息厅没有外墙,建筑的结构就暴露在外,这也正是该方案刻意表现的地方。其实,那些暴露的混凝土斜梁和柱本不需要那麽粗,但作为表现力量的主体,它应该显得粗壮有力,因此,结构断面按照建筑的要求进行了调整。整个建筑的外饰面原设计为清水混凝土,同样是为了表现力量与淳朴。遗憾的是,在外墙混凝土浇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批号不同,产生了严重的色差,不得不把东、西两个立面改为水刷石墙面,使建筑的表现力大打折扣。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清水混凝土是很不好控制的一种外墙做法,如果建筑师不亲自过问从混凝土配比到模板的选择等一系列施工细节,要想达到满意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1996年12月该工程竣工使用,整体效果不错,受到当地各界人士好评,我也因此获得了马达加斯加总统“骑士勋章”,该工程被评为1998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吉林雾凇宾馆
  雾凇宾馆建在吉林市松花江畔,背山面水,环境优美。它有132间客房和四星级配套设施,是一个小而全的旅游建筑。由于建筑选址的特殊性,该方案在构思之初就把环境关系放在需要考虑的诸多问题的首位。比如,该方案把临江一侧山墙做成退台式,是为了削弱建筑的体量,减弱山墙直逼江岸的感觉,大大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和造型。整栋建筑采用陡坡大屋顶的形式,以适应高纬度地区降雪量大的特点,同时,也以恰当的形式语言,表现了建筑的地域特征。这个工程是我和我的老师柴裴义先生一起主持设计的,该工程被评为建设部1998年度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3.三立大厦和成铭大厦
  把这两个工程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规模和性质差不多,都是大型城市综合体;它们每一个工程都有两个业主,内部矛盾较多;它们都是“三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增加面积,提升高度。可以说这两个工程是目前国内建筑市场不规范操作的典型,我们也因此饱尝了修改设计之苦。这两个工程在设计上没有太多特点,但的确没少花工夫,整日忙于改图,难免顾此失彼,留下许多遗憾之处,可以说苦劳大于功劳。如果说有什么经验教训的话,那就是:建筑师应该多懂一些市场。
  4.北京饭店改造扩建工程
  北京饭店是一座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百年老店”,由于硬件设施不足或年久失修,决定进行大改造。工程分两期,一期为东、中、西楼改造;二期为“北京宫”扩建。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由我院与美国NBBJ公司合作设计。这次改造对结构进行了加固,对内部功能进行了调整,外檐改造方案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既要更新,又不能伤及筋骨。因此,除了顶层和门楼局部重新翻修,外檐没做大的改动。但外墙的色彩可是颇费了一翻周折。对于颜色的选择,一种观点强调尊重历史,还原本色;另一种观点强调与现状相协调。最后由规划部门及市领导拍板,采取了后一种做法。即由西向东颜色逐渐变浅,并由红过度到黄。为了使北京饭店各个时期的立面相协调,戴念慈先生在设计西楼时已经过仔细推敲,他把中楼西边最后一开间巧妙地组合到西楼当中,并用西楼的线脚与中楼找到关系。我们这次改造充分尊重原设计,对立面的颜色做了仔细的设计,所有的线脚、花饰都用色彩区分出来,而不是恣意涂刷,使建筑的原貌和细节都充分地展现出来。
  5.海淀文化艺术中心
  该工程可以说是我所遇到的难度最大的工程。该项目有三个业主,各有自己的立场,据说在我们之前曾三易设计单位,最后才以设计竞赛的方式选中了我们。业主的情况对设计工作影响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对工程负责,又要对业主负责,这两方面有时并不统一。除了要满足甲方要求,妥善解决功能问题之外,在海淀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中,我想更多地探讨材料及其构造方式在建筑中的应用。由于建筑教育背景的原因,我们一直在“空间论”和“风格论”的框框里打转,没有人重视诸如材料、质感、构造、节点的工程问题和美学问题。其实,建筑的基本问题恰恰是这些有关“建构”的问题。而它也正是我们与西方建筑师最大差距所在。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但我们必须试着走出这一步。在海淀文化中心的工程中,我采用了许多钢结构(包括钢楼梯、钢平台及拉杆式玻璃幕墙等)和其他一些特别的材料作为空间表现的要素,并摒弃传统的“装修”概念,让“建构”自身说话,力求达到逻辑与审美的统一。我给专业厂家提出节点设计的要求,并与他们一起探讨实施的可能性,努力把设计推进到“连接”的层次,我希望在海淀文化艺术中心的工程中能有所突破。
  问:作为一名女建筑师,您觉得与男建筑师有哪些不同,女建筑师是否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与理解?
  黄:做过了一些工程之后,我的体会是做建筑师真累,在中国做建筑师更累,做女建筑师尤其累。女建筑师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从业方面存在着许多“非优势”。在英语中用“man”泛指“人”,夏娃只是亚当多余的一条肋骨,主流文化中所有宗教、哲学、法律以及道德都努力证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天经地义的。在这个男性“话语”世界中,女性要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牵涉到相当大的社会投资的建筑行业中获得与男性同样的发言权实在很难。建筑历来就是男人的事业,近代以前整个人类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女建筑师。即使在当今文明社会,我们也很难在世界著名建筑师的队伍中找到女性,哈迪德算是一个例外。女建筑师与所有建筑师一样要承担辛苦与责任,还要为赢得信任做额外的努力。她们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智慧,才有可能赢得同样的认同。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女性热爱建筑师这个职业,她们有热情,有勇气,更有敬业精神,是建筑师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
  本期《建筑创作》出版女建筑师专集,这只是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成员作品的一部分。出专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张扬我们的成绩,因为我们的确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的勇气值得嘉奖,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我们的修养和能力。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建筑创作》杂志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人们看到在建筑界还有这样一群执着的女建筑师。(执笔:王颂)
  收稿日期:2002年2月

  三立大厦

  河南体育场鸟瞰效果图


  成铭大厦

  北京饭店模型鸟瞰图

  海淀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苏州科技会堂效果图(夜景)

  塔那那利佛体育馆

  吉林雾淞宾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