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石英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6期

 摘 要:在这几年,新闻频频爆出大学生抑郁、自杀、休学、作弊、偷盗等等问题,这些事情的发生大多都是由于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吸引了大量网友进行激烈讨论,同时各个高校也开始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人类能向上发展的基础。只有心理状态健康,学生才能从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为未来的社会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大学期间,学生们一般都是十八至二十五岁,这个时期正是从青少年过渡到成年人的重要阶段,为以后学生们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我国目前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模式大多都是应试教育,会有很大的可能性忽略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教育。所以到了大学这个相对比较轻松的时期,各个高校应该重点关注学生们的素质教育,调动学生们的积极状态,塑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满足感和幸福感,提高学生们的抗压能力,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建立基础的心理素质。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为大学生们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教育模式。

1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以及问题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大众的关注,现在各个高校也是努力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频率,对大学生们进行心理状态测试,及时发现和调节心理状态不好的学生。不过当前各个大学关于心理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些缺陷。

1.1大学心理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大学没有专门设置心理咨询中心,没有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有些学校或许有设置,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工作人员不称职不到位,导致这些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学生主动想要得到正确的引导都未能实现。再者,当今的社会环境仍然讳忌心理问题,认为心理有问题的人会遭到大众的嫌弃,认为是不正常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出于这种想法,很多学生都逃避了自己内心存在的问题,导致压力日积月累、心理状态逐渐抑郁,最终得到了无法挽回的结局。还有,很多高校的资金不到位,连正常的教学都有可能施展不开,更加遑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当前大多数大学在心理教育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心理教育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1.2高校的心理教育知识传授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依旧简单地视心理健康教育为任务,认为开了课程就等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了。所以现如今的心理健康课程仍然有灌输式、水平低、理论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无疑导致学生没有热情去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最终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的接收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如今必须马上构建起正确的、完善的心理健康体系,形成新时代应该拥有的心理健康模式。高校原来的研究和实践的方式都过于单一,不能将理论知识实施到现实中,没有认真地进行收集社会数据,这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系统。

除此之外,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为标准,认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比较重要,不应该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其它课程上。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虽然积极响应国家教育行政教育部门的号召,建立起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但却疏于好好地运行它,没有配置相应等级的设施和人员,从而不能及时挽救学生们的心理阴暗,未能降低学生轻生、偷盗等事情发生的几率。

同时,现如今的网络发展的速度很快,心理问题也跟随着快速变化。原本传统的书本教育模式不能及时地跟上时代的变化,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不利的。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2.1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力度

首先学校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的地位重新进行认定,认识到这一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是一关键要素,最后能使得学校能使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心理、解决大家的心理问题。目前许多大学都有心理健康的咨询机构,但是却会受到大学其他的部门的限制,没有自主权。因此,使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也是亟需解决的。如果心理咨询中心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调配优秀心理导师,那么在以后的心理教育能够日益完善。高校的高层人员和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该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会进行改善。

2.2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学

现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能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不断地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因为社会的发展,学生不断接受着来自学业、工作、网络舆论和现实中的各个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的出现。所以学校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的频率。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到学习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主动了解自我疏导的方式。

3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课程的开展可以通过提高对该项课程的重要性,开展讲座等课外活动,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发挥完美的作用,使得大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改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为未来踏入社会提供基础的良好心理,减少因为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春,辛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PI三维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4):125.

[2]郭冬岩,张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332-336.

[3]应金萍,陈国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70-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