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专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索

梅爱乡
  
卷宗
2013年12期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等各大院校在美术专业方向中,对中国画教育的课程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大幅度削减或取消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有些在对中国画这一美术领域的特殊分支中还存在着诸多学术教育上理念的弊端。而面对当下情势严峻的考验,这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该如何屹立出一边不败之地,这将是我们每位国人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国画;发展创新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各大院校及高职高专中对美术类教育实施的一些列教程中,在其包罗万象的系统化管理背后,其实深层次就“美术绘画”而言亦不过冰山一角,甚至大多在管理施教中犹如浮萍一般并不能得以深入内里的探究和拓展。现代艺术设计与西方美术两大专业潜移默化地早已成为当下美术生最炙手可热的两大选择对象。可以说在美术领域内一路扶摇,各领风骚,全面开花结果。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中国画却犹如昨日黄花,处境堪凉的同时甚至还将面临岌岌可危的生存考验。不管是身为美术爱好者身份还是止步而观的看客,这种日益暴露的弊端都是值得每个人去考量、去熟虑的。若想有效地缓解此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唯一的切入点就是从国画教育中对症下药。

2 中国画风雨飘摇的处境与生存中滋生的弊端

无论是广告平面设计、室内装潢设计还是视觉传达及服装设计等,在我国目前针对高职高专美术教育的专业体系的全面撒网式设置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潜藏着一些在学术教育上不规范的垢点;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成为每个专业方向的必备课程。在如何拓新这繁杂的细小直流中的管理施教,方向与目标更是被日新月异地变更与创新。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国粹;象征着一种名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中国画却在这推陈出新的美术变革中被无情地搁浅,在其所剩无几的力量支撑下苟延残喘。究其根本,统招制度与课程设置以及理念灌输将是不容小觑的三大致命性的弊端。

2.1 统招制度

我们都知道,美术生在入学之前都要经历全国性的一次美术笔考。在素描、色彩、速写所构成的一些列考核下,可曾有人真正的思考过作为国粹的中国画为何没被纳入其中,作为其考核的项目?当然,不可否素描、色彩和速写尽管都是最具备反映考生基本实力的体现。但国画又是以何种身为,何种姿态被放在何种位置?坦白的说,作为一项被传承的文化精神,它当以“人之初性本善”的最基本思想和理念的教育形式来灌于给每个国人。更何况,素描在强调光影空间的写实完美表现下无不与中国画的写意形式分割出一道显著的分水岭。在对美术甚至是艺术不同体系的深入浅出中何尝不是对技艺一种考验?

2.2 课程设置

“临摹”二字,大家也许并不陌生。学过美术或者懂得美术的人都知道。它是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传达下,锻炼其画者的观察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最基本引导深入方式。但作为对美术长久性发展与教学的方法却是并不科学的。尤其当下施教薄弱的中国画专业,更是将这一项刻板的规矩按部就班。美术教学与学习的初级阶段,虽则“临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长期性的教学而言无不显得“顽固不化”“呆板笨拙”。除了少得可怜的写生课,几乎大量的时间都被消耗在临摹古代画作的印刷品上。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兴趣与性格难免有所磨损与殆耗。轻则打击学习的积极性,重则直接磨灭掉其创新力与深入感受艺术能力的培养。

2.3 精神灌输

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独有特点与内在的精神产物、为什么要开设中国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每个选择本专业学生所必需了解的要点。面对学术辅导与教育之前,在对中国画这一文化精神遗物的讲授时,许多非主打美术专业的各类院校选择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形式。据相关人士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了解,曾经有百分之七十的艺术类学生对中国画潜在着浓厚的兴趣,但多为朦胧与崇拜性质的向往。由于得不到合理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便于无知无觉中被扼杀。艺术的伟大在于它是一种可以相互贯通的特殊体系,任何事物一旦涉足到它的领域,即便风马牛不相及也能被毫无纰漏地同化,并纹丝合缝地串联在一起。尤其中国画是最具备强烈的艺术特性的承载体,它不仅是一种代表符号,更是名族文化的浓缩。而这些深厚的底蕴能否被更多的艺术生所接受并了解,必须当从思想洗礼与精神灌输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善中国画的教育与发展,拯救垂危的名族文化精神。

艺术的价值在于独特,独特在于创新,而创新在于发现。所以经久不衰的发展国画教育并不仅仅只局限于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与培养。

3.1 从最基本的艺术统招考试着手

现如今的中国画已经是几千年来不断演变发展后的完备体系,它的存在即便在其最势单力薄的今天亦是不可忽视的。它被拱架在基础之上的院校专业列中,无疑瘦身了其发展的道路。所以在这里,招生考试制度就要有所改革。将国画列为基础科目考试的一项,即使考生在短期的培训中并不能深入汲取更多的要领,甚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至少就名族文化精神一方面而言,则起到了人尽皆知的普及与传扬。

3.2 从课程教育上进行一次大换血的变革

在贯彻临摹,写生和创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下,对与教师的授教精神内容上加以深化。深化山水教学,深化写生教学,深化创作教学。让学生在对国画有了全面的了解过程中,清楚地选择出哪一条路才是自己喜欢并热衷的方向,并最自己做出定位。如此方能集聚起所有精力与时间去不断地拓展创新。

3.3 传统文化知识必不可少

人们都知道真正的艺术不仅是需要作者运用娴熟的画笔去巧妙的表现。倘若丧失其内在文化底蕴的滋养,那么即使再美也不过是一种苍白的视觉感受罢了。国画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浓缩万千名族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于一身。而大多数院校在针对传统精神培养上都各自有所欠缺。所以开设一些譬如儒、道等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紧密相关的学科是有必要的。

4 总结

教育需要全面深入,不能因其是否适用的特质而盲目地摒弃精神文化。当下中国画的堪忧处境是美术界内的一大诟病。每所高校的国画专业都承载了道阻且长的使命。在这场精神文化与生活文化相互对垒的战局中,孰轻孰重,任何一方都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2008,1.

[2]张晓纪.中国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探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开放[J],2009,7.

[3]王勇全.网络平台在美术教育时间中的价值与运用.湖南师范大学.[DR],201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