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行性

倪琳妍
  
卷宗
2013年12期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和微型博客的传播特点,找到构建“微博课堂”在马克思交往实践哲学、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和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的理论依据,得出构建微博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开辟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微博课堂;构建;可行性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构建的探索与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课题号:2012SJD710021。

多年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课堂抬头率不高,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从改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各种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又一次考验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老问题和新挑战,必须把握时代特征,进行更深入的学情分析,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途径。

微博,也称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新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原创性和高科技与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具有的高素质、年轻活跃、参与性强等特点契合度比较高,微博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也远超于社会其他人群。因此,适应新兴媒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积极寻求“微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让“微博课堂”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又一有效途径。

1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的尴尬处境

其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先入之见,认为这些课程枯燥无味和需要大量记忆,平时上不上都无所谓。每一年大一新生入学,开始上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笔者都会课堂上问学生一个问题 “大学里还要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你们作何想”时,几乎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这是一门很枯燥无味的课程,上不上无所谓”。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认为大学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中学时的政治课,他们形成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既有思维,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最后考试”。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在上政治课,所以他们认为进入大学上不上就无所谓了,即使上,也不用认真听,最后背背书参加考试就行。其二,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和本科学生不同的是,必须学好专业课,提高动手能力,钻研专业技能,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公共基础课就不重要了,可上可不上,甚至一些专业课教师也有此类想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也是十分弱化。

1.2 高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后,比起高中时代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对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大学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丰富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甚至课堂氛围,课后交流环节都有着不同于中学的交流,他们希望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带给他们思想上的启发,行动上的指引。要满足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在课堂的构建上另辟蹊径,对传统课堂进行拓展和延伸,构建新型课堂,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自主学习,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1.3 寻找符合“95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平台

2013年9月入学的大一学生,已经是“95后”,这是一群在网络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熟悉各类网络信息传播媒介,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智能手机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上随意的使用手机也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因此,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要想在课堂上适时疏导手机使用情况,就必须实现思政课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采用他们认可的方式来构建符合“95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

2 微博的传播优势为构建“微博课堂”提供了有力平台

微博具有简单便捷、互动性强、强现场感等特征,这些特征与当前高职院校的“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也让“微博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利于被学生接纳,因此“微博课堂”模式的构建是微博自身优势和学生个性特点共鸣的产物。

2.1 微博的简单便捷性为学生课堂使用微博提供了无障碍保证

微博的使用比起博客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开始在微博上发布信息,有的微博甚至只需要输人你已有的邮箱和密码,就可以直接登录,连注册这一程序都被免去了。这些对于之前就拥有“QQ”、“人人网”或者其他网上社交账号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几乎不存在登录的障碍。此外,微博140个字符的限制也不会让学生感到发表不了观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也无需精雕细琢,因而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式的即时表述更加符合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

2.2 微博的互动性强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需求

微博对字符的限制使其互动性大大增强。用户不仅能通过微博快速发布信息,还可以在微博客精简的操作界面上迅速发表评论和感想。此外,微博与手机的结合,让每个手机用户不用使用电脑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最新信息,实现了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连接。学生看到微博信息,通过发送短消息就能够即时发表自己当下的感想,这种强互动性是博客和其他论坛不能达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这一模式已经基本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双主体模式,因此师生互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内在的一种需求。借助于微博这一新兴媒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设计教学话题微博,让基本人手一部手机的大学生体验了参与话题讨论的成就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用大学生上课用手机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疏导,使手机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

2.3 微博的强现场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条件

微博可以随时随地迅速发布简短信息,这就使微博具有了很强的实效性和现场感。每当一个话题在微博上发布,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像聊天模式似的评论及回复常常使其仿佛置身事发现场话题现场,因为在微博上,即时接收信息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职业性这一特点,常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情境。微博的强现场感这一特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更加显现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一个设计好的教学情境中亲身参与,互动交流,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思想的触动,心灵上的感悟,最终体现于日常的行为中。

3 “微博课堂”构建的理论依据

构建“微博课堂”需要在充分了解微博特点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的基础上找到两者的沟通桥梁,而此桥梁应该就是理论依据。

3.1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交往实践是“实践观”意义下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实践着”的主体,即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活动形式,而是与各种社会要素系统地连结在一起的。因此,马克思那里的交往实践,与人们眼里孤立地搞关系的活动不在一个层面上。人类的交往活动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实践活动、认知活动密切相关。微博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老师和社会,学生与社会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即时信息都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学习、领悟和深化所要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

3.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核心是过程思想和复杂性理论。他认为,我们需要将科学(Science)的理性与逻辑、故事(Story)的想象力与文化、精神(Spirit)的感受与创造性结合起来(即3S),我们需要探索并尊重彼此的思想与存在感。微博这一媒介正好符合了这一思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课前还是课后,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尊重彼此的思想,同时又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多个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所以其本身就具备了一种“多元性”,把这么多的理论囊括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多元性正好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不确定性相符合。二者相辅相成,只要善加利用就可以形成一种符合人的认知与思维习惯的新的课程学习方式。要想做到发散性,能够尽可能的多元化,就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不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当中来。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分析,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需求与思维特征。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中,学生是处于积极状态的。微博在表达时间和方式上的自由性和可记录性则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选取,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意见和反馈、相关问题的争论的焦点、思想碰撞的火花、被教育者个别化的瞬间灵感,都可以借助各种终端即时反馈到相关的页面当中,而思政课老师则可以顺势将这一生成性过程逐步引导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和探究之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随机生成式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切合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过渡自然、伸缩有度。

3.3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所以,与行为学派的理论相比,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思政课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通过微博,引出一个话题,话题本身即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学生就在此情境中预习、讨论、交流、学习。你来我往的回复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同时,网络环境使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因为在微博即时问答的过程中,创造了供师生协作学习的机会,所有参与话题的师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必须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一“三进”过程不能只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微博出现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微博的技术特点,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是,任何新兴事物的出现都是利弊并存的,在我们构建微博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时,也要培养学生对微博信息进行分辨的能力,遵守法律规定,恪守道德规范,防止沉迷微博,成为微博控,出现人际交往异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吕辛福,《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今传媒》,2010年8月;

[2]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3月;

[3]牛妍,《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

[4]孙忠良,《利用微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5]杨松菊,《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9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